宋人官服,韓剌見劉佶穿過,讓他感受到一股不一樣的力量似乎從衣服上涌入身上。
“當官就要有當官的樣子。你識字否?”
韓剌暈暈乎乎的點點頭,他識字,跟保長學的。他很聰明,學什么都快。
“那我派一個機宜文字給你。給你講講行文、移牒的規矩。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報牒給我。也幫你擬一擬屬員官職,報來好發俸祿。當官可是一門大學問,你要好好學。將來在遼東這里,你大有可為。”
綦業年少勢重,仿佛教孩子一樣教他。
讓韓剌心里不由的排斥,卻又有些自卑。因為他從綦業身上看到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高高在上是那么的自然,好像他生下來如此一樣。
“知道了!”
綦業擺擺手,一個吏員見狀,請韓剌出去,帶著韓剌了解曷懶軍的各級官署。
告訴他制置使司應該設什么樣的屬員,建多少機構,說的韓剌迷迷糊糊,當官,真的是大學問。
軍餉也發給他了,用絲綢、銅錢、銀錢發放的,可以任韓剌選擇。可以直接領走,也可以先存在曷懶軍。
韓剌只領了一萬緡絲綢、兩萬貫銅錢,和三千貫銀錢帶走,他沒要銀票、錢票,他不放心。
剩下的,曷懶軍給開了條子,隨時可以來支取。韓剌打算下次來的時候,一起帶走。這次來的倉促,是坐宋使的船來的,他的船沒有跟來。回程是別人送去,身邊都是宋國的人,他怕帶太多錢財不安全。
韓剌走后,綦業嘆了口氣,這樣年輕的人,能做大事?不知道王爺看重了他什么,不就是一個少年亡命徒嗎,遼東這里不多得是?
綦業最近走訪了曷懶甸十幾個座大小城池,有高麗人原先修建的九城,還有女真人修建的小城。沒什么紕漏,駐防少量人馬,就足以守衛這片廣大的沿海狹地。高麗人修建的城池是防北邊的女真人的,女真人修建的城池是防南邊的高麗人的,因此這些城池南北皆防,雖然粗陋,可是很實用。
最大的弊端是人力不足,韓剌帶來了十萬人,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可治安卻很差,因為以前這里之所以能聚集十萬人口,最大的原因是這里是流放地。請罪流放曷懶甸,重罪流放大東洲。燕王治下,人口凋敝,活過大難的人,往往性情大變,因此經常有作奸犯科的罪犯,屢抓不盡。以前請罪都發到了范溫這里,所以這里有大批小偷小摸的小人。
搞治安,綦業擅長,他是兵法科學生。兵法、刑律共通,嚴刑峻法他很懂的。所以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嚴肅法紀。將帶來了一群東藩軍中的軍法官,派往各城,先梳理一下積存的案件。
以前范溫、范良管這里,根本談不上治理,無法無天。
為此綦業將軍隊拆散,分駐各城,維持治安。狠狠打擊一下作奸犯科的風氣,他手里的兵力,除了三千從東藩帶來的精兵外,就是那一萬剛剛由奴隸身份轉變過來的軍人,這些人素質不錯,會騎馬,敢拿刀。最關鍵是他們帶出了家屬,有家,心就安。給他們分配大量熟田,安置在各城周邊,這就算是扎根了。這些人跟本地人沒什么瓜葛,打擊起舊勢力,不會手軟,治安應該很快就會改觀。
可之后的的事情,綦業就不太擅長了。他覺得該讓趙明信來這里,曷懶甸最缺的,其實是財力。但發展潛力巨大,良田沃野不少,山上樹高林密,就是缺人。可缺人這問題,又是因為沒錢,財聚人聚,只要有錢,自然有人。
來之后看到實情,綦業跟趙明信溝通過,趙明信認為,曷懶甸不具備人口殷實的條件。沿海就是大山,只有山海之間的狹小平地可以生活。地形上不連貫,只能走海路溝通。綦業認為,這地形跟西域的綠洲差不多,養不了多少人。人都是塊狀的,最多搞搞商業。
這跟綦業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