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這些空談的官員沒有解決問題,倒是晏湲解決了大問題。他親赴長安,跟吳階兄弟交涉。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他們獨占關隴的危機。坐鎮關隴,確實能夠南鄰川蜀俯瞰中原,但問題是,吳階兄弟無法完全控制關隴,西夏這顆釘子楔在這里,他就不可能安枕無憂。
最后晏湲甚至得到了東藩的支持,東藩大軍開到了謝州、風陵渡一帶,威懾陜西。最后才讓吳階被迫讓步,將華州到潼關一帶,交還朝廷。得到朝廷封給他包括長安在內的,華州以西的關中平原。
晏湲之所以能調動東藩大軍,主要是當時李慢侯正在跟吳階兄弟對抗,為了劉豫集團的十幾萬鄉兵和家眷。其實人誰都想要,陜西也缺人的厲害,整個關中平原,甚至還沒西夏人口多,這在整個兩年多年歷史上都不多見。李慢侯也不是非得跟吳階兄弟爭人,他是不能接受吳階兄弟無原則的招降納叛,有一些必殺之人,他也收納。比如劉豫,比如李成,比如孔彥舟。
李慢侯要求吳階將這些混蛋貨交出來,但吳階之所以能快速吞并關隴,就是這些人帶頭投降所致。他手下收編了大量這樣的叛賊,不想讓部眾動蕩,所以不肯交人。
晏湲就是利用這點,同時表示愿意將無定河以東地區,交給燕王管轄。利用了燕王喜歡搶占戰略要地的心理,將黃河以西,無定河以東跟西夏接壤的麟州、府州等地,劃到燕王封地的條件,讓李慢侯調動太行山大軍南下,威逼吳階。
晏湲又向吳階兄弟了大量援助,表示只要他們愿意將小半個關中讓出來,朝廷每年給予三百萬軍餉。吳階兄弟最大的軟肋就是窮,殘破的陜西根本養不活他的大軍。所以在威逼利誘之下,迅速倒向了朝廷。
西藩集團倒向朝廷,江藩集團也被晏湲拉攏了大半。他請奏朝廷,以江藩將領田平平夏之戰有功為名,為他請封。封在開封府以南的陳州、蔡州,剛好跟南邊的光州、黃州緊鄰,并且通過淮水水系相通。田平、田夏兄弟再次并列藩鎮,掌控四州之地,也迅速倒向了朝廷一邊。
接著晏湲接著秦檜失勢,打擊當年秦檜負責移鎮的真州張榮部,借口張榮勾結秦檜,禍亂國政。請求朝廷撤藩,張榮則反誣徐明謀反。張榮為什么跟徐明杠了起來,因為晏湲并沒有自己出手,而是讓徐明出手。這幾年徐明和張榮多有摩擦,徐明鎮守的滁州、濠州,山地眾多,地窮民貧,唯一通江的滁水,還要經過真州才能入江。因此徐明的商船,經常被張榮騷擾。這也不是張榮本意,關鍵是張榮集團是一群梁山好漢,張榮控制不住他們。
滁濠窮困,徐明這幾年就靠著向朝廷山地出身的步兵為生,是最順服朝廷的藩鎮。利用這一點,晏湲挑起徐明和張榮之爭,最后鬧將起來,徐明派兵直接奪了真州。最后張榮逃往江南告狀,也不了了之。朝廷給了一個虛位,安置在臨安。這時候晏湲則為徐明說話,認為徐明部在平夏之戰中,也立有大功,建議將真州封給徐明。于是徐明成為一個作用滁濠真三州之地的強藩。
得到真州,徐明的財政狀況大幅度改善,因為沿江的真州,一直是最大的茶葉貿易中心之一,沿江都是平原,緊挨著揚州,區位優勢也好,經濟基礎也罷,在萬里長江上,都是派前列的好地方。
但徐明得到真州后,對朝廷的依賴也更大了。因為真州的經濟支柱茶葉貿易,靠的是江南的茶葉輸入,航運業則依靠揚州,很大程度上,是揚州手工業的原料中轉站。航運條件優良的真州,事實上已經在經濟上,成為揚州的附屬港口之一。
拉攏到徐明之后,林永、田氏兄弟和徐明三大江藩,晏湲已經收攏其二,最后的林永,雖然坐擁通泰、舒蘄四州,可舒蘄兩州,卻被徐明和田氏兄弟一東一西一北,三面夾擊。隔江還有朝廷大軍,一旦林永不軌,他一半地盤都是朝廷的盤中餐。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