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大石的身體如何?”
李慢侯最后關心道。
他是真的關心,大石引入遼國的行政體系,在西域建立了比較穩定的統治,比塞爾柱帝國這些所謂中央集權制度更加靠譜,可惜大石死的早,歷史上打完卡特萬之戰兩年之后就死了,算算時間他該死了。
蕭滅女真道“我主正值壯年,身體康健。只是時常感慨無法東歸,聽聞燕王已將將女真打回遼東。幫我大遼收復故土,我主更是時常籌劃東歸大計,奈何不得要領?!?
李慢侯明白了,為什么耶律大石這樣一個人物,在他盛年突然就死了。他如今不過四十來歲,沒道理前兩年還能指揮大軍騎馬搏殺,兩年后悄無聲息就死了。不可能是政變,因為他的政權十分穩定,他死后他的皇后執政七年,兒子成年后才親政。這是很傳統的東方式權力交接,女主垂簾,又不專政,還能還給幼主,都很正常。
大石為什么死,很可能是占據了費爾干納盆地之后,發現往西已經發展已經沒有機會,往東又遙遙無期,失去了支撐自己的理想,對復興大遼徹底失望,才死的。殺死他的,很可能只是破滅的理想。
“身體好就行!也是,如果有病,也不敢把太子派來?!?
就是不知道大石準備干什么了,蕭滅女真是探路的,什么都沒說,因為什么都不知道。大石肯定還有安排,他每年都跟大石通一次信。每年春季,他的使者會跟隨第一批出發西域的貢團前往西遼,夏季大石會派使者回訪。
所以這幾年大石在西域的情況,李慢侯都通過派去的使者,記錄的清清楚楚。這些受過府學專業訓練的使者,很可能比大石自己都更了解沿途的風土人情,因為他們會用地理志的格式書寫這些內容,最后送回來保存起來。如果將來大石的后人要修遼史,沒準還得從李慢侯的圖書館里借這些資料。
至少今年夏天,李慢侯就能知道大石想干什么。
在揚州逗留到了正月十五,本打算北上回去,結果接到了臨安大理寺卿的拜帖。
綦憲要來拜會他。
其實這幾天他也一直在等著綦憲的消息,以他對綦憲的了解,三個昏君去了臨安,綦憲沒道理不審他們啊,這些人可是有失國之罪的,雖然宋刑統中沒有判決他們的案例,但最后勢必要下個罪己詔的。
在李慢侯看來,這應該算是處理這幾個皇帝最好的方式了,讓他們受到審判,哪怕沒有實質性懲罰,也能震懾后來的皇帝,讓皇權不至于那么任性??蓞s一直沒有消息,等到消息的時候,卻是來拜會自己的。
雖然不喜歡綦憲這種人,還是接見了他,綦憲客套的拜了節禮,也沒什么共同語言,李慢侯端著茶杯不說話,明顯在攆人了。
綦憲這才站起來。
“燕王殿下!下官前來,乃為一件公案?!?
李慢侯笑道“什么公案?”
他猜測是跟審判皇帝有關,可能在臨安審不下去了,所以來找李慢侯。盡管不喜歡綦憲這個人,但法律必須被尊重這件事,李慢侯是支持的。三個昏君如果能審一審,那是中國司法史上的重大進步。
綦憲道“有一個嫌犯,藏匿在大王府中。敢問大王,是要殺了下官人頭抗法,還是恩準下官入府拿人?”
真是熟悉的味道,當年他就是這樣跑到李慢侯府里抓人的,抓的還是李慢侯的寵妾張妙常,嬌滴滴的大姑娘,硬是讓他抓去打了板子,唯一的優待是,沒有脫了褲子打。
李慢侯不由皺起眉頭,雖說當然張妙常被打,讓他非常心疼,卻狠殺了一股歪風邪氣,從此權貴再也不敢胡來了。這次難道又是家里誰犯了事,讓綦憲不惜以死相搏。如果有,大概率就是晏貞姑了。李慢侯知道的,就有他利用燕王名號招搖撞騙,為她兒子撈好處。不知道的誰知道有多少。不過肯定是一個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