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派則以禮制為道義。他們聲稱,當時岳飛蒙冤,秦檜專權,朝中多是秦檜黨羽,燕王與岳飛親近,為岳飛伸冤無門,只能兵諫。綦憲將皇帝跟燕王都拉低到“人”的平等地位,認為這是尋私仇,想斗毆。趙鼎堅持這是君臣之間的矛盾,是兵諫,不是謀反。
認為燕王是在“宰相不知罪,刑官不知問,上下蒙冒,吁號不聞”之際,為友興兵,是“守禮而行義”,絕不是謀反。趙鼎派官員,認為大理寺裁決不公,要求重審此案。
皇帝下詔,詔大理寺卿綦憲回京復命,綦憲來揚州,是走公務程序的,但沒告訴別人他是來審燕王的,否則他的行程朝廷肯定不批。現在要他回來,也是走的正規手續。綦憲立刻接旨,離開了揚州。
趙構又下旨,讓燕王先回山東,待朝廷詳查,一定給燕王一個公道。
比特赦更好,趙構連定罪都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