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韃靼人在自己的牧場上放養了數十萬頭引種的波斯綿羊,每年夏天,他們把羊群趕到陰山牧場,然后將羊毛剪掉,賣到陰山南邊的河套。漢人在哪里進行加工,紡織成毛呢,返銷到草原上。白韃靼人竟然自己也學會了這些技術,他們在扎布汗河的定居區域,形成了不少定居型小鎮,他們的婦人在這里加工毛氈、毛呢和毛毯,然后賣給乃蠻人,為絲路商品。
白韃靼人婦人做手工的比例越來越高,有些牧民甚至已經開始不帶婦女游牧了,他們趕著牲口轉場的時候,婦人始終在家里紡織。賺的錢,一點不比男人少。
穩定的生產、商業利潤,讓白韃靼人的生活比其他民族更穩定,因此繁衍的人口更多,如今計口三十萬,丁口十二萬,已經是不輸于契丹人的大部。而且內部交流頻繁,變得比以前更加緊密。以前他們的部族里,還分化為各種不同族源的氏族,有突厥系的,草原系的,如今已經十分融合。
以前不同族系的信仰差別很大,有跟克烈人、乃蠻人一樣信仰景教的,有信仰薩滿的,有信仰佛教的,如今這些信仰都存在,但卻開始出現新儒教的了。這讓韓英很驚詫,因為他發現,白韃靼部讀書的子弟,比契丹人多的多。
他在狼居胥府學里認識了一個叫李戎機的白韃靼少年,他是李床古可汗的幼子,十分聰慧,自幼就在燕云讀書,學識相當淵博。他高傲的向韓英炫耀,說他們白韃靼人現在已經是草原第一大部,說是他在府學里研究過,每一百個白韃靼婦女,比契丹人多生十個孩子,比克烈人多生十二個孩子,比蒙古人多生二十三個孩子,比塔塔爾人多生二十五個孩子,不出一代人,白韃靼人會比契丹人更多。
韓英請教他原因,李戎機說,主要是白韃靼人這些年沒有打過打仗,死人較少。另外是白韃靼人家庭比較富裕,女兒很少給人做妾,因此白韃靼人一夫多妻比較少,每個婦人對應的男人更多,所以生的孩子就多。克烈人信景教,一夫一妻比較多。蒙古人和塔塔爾人一夫多妻現象嚴重,許多男丁一輩子都娶不起媳婦,還有大量奴隸,能否有女人,全看主人的恩賜。很多年輕的婦女,被半老權貴占有,根本懷不上孩子,所以婦人平均生育就少一些。
韓英不信服,他說宋人一夫多妻也很常見,有的婦人數十上百妻妾,宋人卻最多。
李戎機告訴他,宋人太變態了,娶不起的窮人會合伙租老婆生孩子,讓韓英驚詫莫名。
他的主要目的還是偵查草原民族的情況,這些才是契丹人潛在的對手和敵人。
李戎機很可能會繼承白韃靼大汗之位,他爹李床古已經不在年輕,是草原眾豪雄中最年長的,已經多年沒有生孩子,也很少隨牧群遷徙了,而是住進了宋人建立的繁華的燕然山城居住,在城里開了不少店鋪。
韓英想知道李戎機將來會如何管轄白韃靼部。李戎機卻告訴他,什么都不用做,順其自然最好。他對白韃靼部的前景很樂觀,他部族讀書的少年比草原其他部族加起來都多。他部族的年青一代,擁有比契丹人更多的牲口,更多的財富。他們還學會了存錢,把牲口、毛呢換成錢票,隨時可以跟宋人換成食鹽和鐵器。
白韃靼部還建立了自己的衙門,有了征稅機構,向每個男丁征收一貫銅錢。他們的官府不斷從宋人手里,從西域購買各種良種,引進了宋人從東洲帶來的羊駝和野牛,改良了他們的耕牛,可以生產羊駝絨高價賣給宋人。
他們還模仿宋人和女真人,建立了鐵浮屠牙兵,從各氏族選拔最強壯者,而不是各部領本部。這些牙兵,只聽大汗號令,如今有一萬大軍。李戎機聲稱,白韃靼牙兵,冠絕大漠。他們的軍官,也不再是各部首領,而是各部挑選的勇士組成,首領只管民,不管軍。軍權都在大汗手里,軍官都是大汗派遣。一聲號令,十二萬白韃靼大軍就能集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