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局面也就這樣了,地理封閉,冬季漫長,已經是海洋時代了,這里已經不太可能再冒出能夠顛覆中國的勢力。假如劉佶真的能成長到這種程度,那也只能說是中國出現了問題。與其讓女真人、高麗人這樣的遼東力量推翻,還不如讓劉佶推翻呢。
于是李慢侯在還不清楚遼東戰情的情況下,寫了一封信給劉佶,告訴他希望他在遼陽府多多費心,不要生出大亂。這次叛亂肯定影響很大,不過也是一次機會,徹底廢奴的機會。以后遼東不能在有奴隸了。
這幾年燕王反奴隸制的力度越來越大,非但以奴役奴隸生產這種制度化的奴隸制度他反對,連奴隸制殘余的家仆他都廢棄了。燕王治下,是沒有賤籍的。五年前一紙命令,所有奴仆全都脫去了賤籍,入籍為民,可以科舉,可以務工,可以遷徙,主人不能干涉,也不在有主人。
廢奴并沒有帶來多少自由勞動力,人身依附從法律上解除容易,從文化上上解除很難,脫籍的奴仆,大多數并沒有離開主人家,依然生活在一個屋檐下。但新的奴仆不在出現,因為不再能合法的買賣奴仆了。但依然會有,因為賣身葬父之類的橋段還會反復出現,總有遭遇不可抗力的人出現,迫于無奈依附于人,但他們不在能采用受法律保護的賣身契約,只能是私契保證。
信息不對稱的商業作用,會讓買主本能的擔憂奴仆逃亡,不敢在大膽買賣奴仆。除非熟人,親人,可變親人為奴仆,傳統文化上又是反對的。因此會朝著自由雇工方向發展,而李慢侯已經帶頭做了很多年,他家里的家仆全都是發月餉的。廢奴他也是第一個響應,讓東藩府的官員來給燕王府、公主府的奴仆入籍。然后又跟不愿意離開的奴仆,簽訂雇傭契約,約定工資和年限等細節。
此時被要求廢奴的劉佶,接到燕王的信之后,長舒了一口氣。燕王的字里行間,已經將遼東托付給他了,至少遼陽府是歸他了。他這個安東王這才算實至名歸。
之前跟高麗人死纏爛打了十幾年,才得到了一塊不錯的平原,除了保州和江東六城,他手里就沒有多少好地。鴨綠水兩岸山地連綿,他建立的那些據點,大多都是山地屯田,灌溉不便,產量不高。所以安置在這里的百姓,與其把力氣浪費在土地上,不如去別的地方使力氣,膽壯力強的,不是去做海盜,就是去補奴,腦子靈活的,去經商,有手藝的,去做工。膽子不大,老實本分的,去山里砍樹也比種地強。
所以他手下的海盜,補奴隊,雇傭兵層出不窮。
得到遼東平原,這才是藩王基業啊。他實在是受夠了遼南和鴨綠水山地了,根本就不能讓他一展抱負。
得到遼東,不但能得到土地,還能多幾十萬人口。平民加奴隸,有五十余萬口,如果能留下女真人,接近八十萬口,加上他在遼南的部眾,可就是百萬人了。
李慢侯還將遼東的情況,上疏朝廷,告訴趙構。雖然情況還沒明朗,但已經沒有意外。意外倒也有,那就是完顏亮主動投降,提出了一些要求,答應他,他就愿意退位,聲稱是被迫的。
完顏亮的要求是,讓他繼續統領舊部,就是咸平府一帶的兩萬戶女真。他愿意做燕王治下一個土司。
李慢侯沒有答應,遼陽府可以給劉佶,咸平府不能給完顏亮,不是因為他是女真人,而是不想讓遼東局勢太復雜,割據勢力越少越好。李慢侯可不想玩什么制衡,制衡那是弱勢政治,不適合如今的他。
尤其是女真人,一旦割據,叛服無常這種事情,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不如直接安置為民,不分漢兒、女真,都是遼民。
李慢侯沒有回復,他只等了半個多月,消息就傳來了。咸平府城破了,十幾萬最后的女真人做了俘虜。城破是因為城內女真人內訌,之前潰逃進去的兩萬遼河女真,發動了反叛,跟城外的劉佶部暗通,打開了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