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劉佶大軍進入。
一番廝殺之后,劉佶將大量女真人擄走。不知道他會怎么處置,但咸平府直接變成一座空城,四周也都是一片曠野,女真人去年種下的糧食,才剛剛冒出綠意,而主人卻不知道是誰了。
至此,女真作為一個獨立的勢力,在遼東劃上了句號。他們的血脈并沒有失去,兀者、吉烈迷跟他們同源,甚至更原始的流鬼、夜叉也跟他們同源。還有大量女真人融入了遼民之中,他們的血統不會消亡。只是文化上的女真人,不復存在了。他們的下一代,將不會有女真認同,甚至不會知道女真人這個身份,他們的后人提起女真,想到的不會是他們的祖先,而只會當做一個航海時代前夜最后一支強大蠻族。
聽到遼東的消息后,趙構祭祀了天地,不知道他們什么心態,總之祭祀天地祖宗的時候,他失聲痛哭。陪同祭祀的另外三個皇帝,也是情緒復雜,宋徽宗哭的癱軟在地,捶胸頓足。
但他們祭祀的太早了,因為不久之后,劉佶將撻懶送到了臨安。這讓趙構十分尷尬,看著頭發花白,流著口水站在他們面前的女婿,他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他女兒才二十八歲,而塔拉都七十多了,一樹梨花壓海棠,他女兒十四歲就做了撻懶的小妾,十五歲就給撻懶生下了孩子。
面對撻懶趙構心思是復雜的,但他并沒有殺撻懶,而是養了起來。他在考慮如何利用撻懶,撻懶的兒子是他的外孫,是不是可以將這個外孫送到遼東去當女真人的皇帝?
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主意,因為吳國公主來求見他,這是燕王有什么想法了。吳國公主已經不再是像唐朝公主,已經是了。在朝廷里舞弄政治,聚集朋黨,十分活躍。燕王對于跟朝廷的關系,一直比較克制,除非惹怒他,一般比較講規矩。朝廷的內政燕王一般不干涉,但北方的事情,燕王往往一言以決,大陸上的事情,還只會朝廷,除了海往往自行其是,朝廷需要從東藩府的地理志里了解燕王又在海外括地幾千里。
果然燕王對遼東問題,表達了態度。請朝廷冊封劉佶為遼東大都護,治所遼陽府,轄遼東、安東之地。趙構詢問,燕王是否有意遼東。燕王如果要,趙構也不會不給。公主搖頭,說劉佶已經尾大不掉,燕王只是不想惹麻煩。這個人不要去招惹,反正也沒兒子,年紀也大了,蹦跶不了幾年。
劉佶跟趙構同命相連,不過要慘的多,一家全都淪為俘虜,就他一個人逃了出來,后來輾轉找回一個最小的女兒,至于丁男全都死了。他逃出女真部落的時候,已經四十歲,如今都快六十了。也跟趙構一樣,找了很多女人,就是生不出來。
他的女兒便宜了二代遼寇韓剌,不過韓剌是個豪杰。如今二十來歲,坐擁烏蘇里江流域,統御二十萬人口,跟劉佶一樣,修建屯堡困住這些人,養蠱一樣,養了不少年。
有二十萬遼東逃奴做彩禮,劉佶怎么可能舍不得一個女兒。因此前兩年,千挑萬選后,劉佶的女兒下嫁韓剌。
吳國公主告訴趙構,即便把他外孫派到遼東,跟劉佶這種人為伍,恐怕也活不了多久。劉佶想要遼東,如今已經成為現實,讓他吐出來,就得滅了他。不如默認現實,讓他割據遼東去。
金國政權,畢竟是一個麻煩,不管誰打起這桿大旗,在遼東都容易引起混亂。還不如讓劉佶去瓦解女真人統治的痕跡,讓遼東歸遼民,至少也是漢土。
送外孫去遼東,趙構也就是想想,那苦寒之地,他也不太看重。他沒有后嗣,就兩個外孫,一個外孫女,親人不多。兩個女兒才二十多歲,都已經改嫁,他賞了大量財物。外孫跟著姓趙,只能姓趙,總不能姓完顏啊。那樣活不到成年。
公主走后,趙構心中一個念頭始終揮散不去
燕王又滅了一國……
他對燕王情緒復雜,想的太多。他是陰柔之人,想事情容易偏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