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商業趨勢,將最符合客戶要求的商品,送到客戶手里,從而攫取第一桶金,這就是歐洲這些商業城市的能耐。
不過他們也從東洲買絲綢,數量更加巨大。通過太平洋和漢海大道的絲綢,陸路運輸極短,運輸規模可以做到很大。因此可以極大的壓低單價,歷史上,中國的生絲被西班牙人運輸到墨西哥,在這里紡織絲綢,然后輸入西班牙的分工可以出現,沒道理絲綢直接通過航道進入歐洲不能盈利。那可是在葡萄牙人已經建立了直通中國的貿易通道的情況下,都產生的分工。如今歐洲人在中國可沒有直接的商業據點,因此這條航道更加有價值。
同時他們也從美洲得到了香料,這是宋商用大海船,從三佛齊和印度運來的,在這里轉手給英法商人,他們帶回歐洲轉手給波羅的海商人,供應北歐地區生產過冬的腌魚。香料貿易,在歷史上比絲綢利潤都要豐厚,走的是大致的路線,無非一個繞道非洲直航亞洲,如今繞過非洲去了北美轉口而已。
開普敦到直布羅陀直航是9430公里,開普敦到里約熱內盧是6060公里,里約熱內盧到直布羅陀是7760公里,經美洲中轉的距離不過遠了四千多公里而已,這對于可以借助海流的大規模海運來說,成本增加不大。
而且這段貿易縣,主要是宋人在走。擁有最先進海船和航海經驗的宋商,更習慣從南非直航加勒比海,途中有圣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可以??浚嗟倪€是沿著西非海岸北上,西北非橫渡大西洋,跟歐洲人的線路是重合的。因此在北非地區,雙方也會進行一次貿易。很復雜,有宋商跟土著的交易,有歐洲人跟土著的交易,也有宋商跟歐洲人的交易。宋國朝廷在這里也建立了據點,位置大概在塞內加爾一帶,名字叫做鎮西城。
宋人取名字就是這么缺乏想象力,鎮、撫、安、威,基本上都是這些字號打頭。鎮西是鎮壓西洲之意,西洲是因東洲而得名,東洲是因東藩而得名。宋人在東洲建立的據點,在巴西東北角有一座據點,他們認為這里是東極,叫做極東;在加勒比海上的大島巴哈馬建立了一個據點,既跟北方的燕王勢力做生意,也跟歐洲來的商人做生意。
這幾年探索世界投入最大的,其實是南宋朝廷。沒有戰爭威脅,或者說在潛在威脅下,拼命探索海外的最大初衷,就是尋找最強悍的兵源。在澳大利亞沒找到,非洲其實比較容易找到,但已經被燕王搶先了。好容易找到了美洲,結果也是燕王發現的東洲。劃分勢力范圍之后,他們加緊在美洲東岸建立據點,進行開拓。不但在加勒比海進行了探索,而且已經探索到了美洲東岸。后世紐約、波士頓這些地方他們都去過了。
在晏湲的奏章中,認為這里地類河北、山東甚至浙東。晏湲也不算夸大,北美東岸的氣候,跟中國北方相似,東岸南部則跟江浙相似。紐約并不比北京更冷,佛羅里達一帶,更是跟廣州差不多。
之所以關心氣候,是因為相似的氣候,就能方便移植相似的物產。所以歷史上,歐洲人建立的殖民地,往往跟本國氣候相似,西班牙和葡萄牙開發南方,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發現北方,而是南美的氣候他們更喜歡。英國開發北美,確實是因為南方被西班牙、葡萄牙搶先占據,但在他們強大的時候沒去搶奪,而是從荷蘭人手里奪走紐約,就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北方的氣候。
中國文明不但傳承久遠,而且成熟極早,很快就統治了東亞大陸這片土地,從北到南,各種氣候特征都能找到。因此開拓殖民的能力也很強,宋人可以找到各種參考進行開發。
所以他們沿著北美海岸搶占了多處據點,以免這些土地被燕王搶占了,畢竟燕王已經奪了漢劍半島這塊地方,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北上。
這種爭奪,對于加快美洲開發是有利的。宋朝的罪人已經不在交給燕王,而是往自己建立的據點流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