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法國權貴為了領地打的不亦樂乎,兩國城市之間,卻建立起緊密的同盟。貴族打的越狠,同盟就越緊密,因為城市聯盟最大的目的,就是防止被本國貴族劫掠。而歐洲貴族是不住在城里的,他們不喜歡骯臟的城市文化,都住在鄉村的城堡里,城市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榨取貢稅的好地方。
于是越來越多的城市,或者用買,或者用威脅,從貴族手里得到了自治權。不過城市不追求擴張,只求商業利益。他們之間簽訂協議,建立進出口標準流程。互相給予對方城市商人以保護,互相免除進出口關稅。除了招募雇傭兵保護城市安全之外,他們主要投入海商,打造船隊,遠航貿易。
倫敦、巴黎都是成員,同樣活躍的,還有位于法國,卻是諾曼人領土,歸英國王室的波爾多、南特等古羅馬時代就建立起來的城市。還有地中海的里昂、馬賽等城市。里昂的絲綢、香料、珠寶送到日耳曼城市換取白銀,然后去美洲交易棉布,帶回歐洲。波爾多紅酒,南特出海港口。
同樣收益的,還有跟英法城市結盟的,勢力更強勁的弗蘭德城市根特和布魯日,也加入了這個聯盟。他們作為跟日耳曼地區的中間商,想英法城市聯盟來自日耳曼的白銀,來自波羅的海的琥珀。
而急切的想加入,而屢次被拒絕的,則是日耳曼地區的城市聯盟。呂貝克、漢堡、不來梅等城市和但澤、蔑兒乞城、諾夫哥羅德等城市建立了波羅的海同盟,壟斷了波羅的海的商業往來,他們之前跟東方人接觸的更早,拒絕英法城市進入波羅的海,如今大航道開通了,英法城市聯盟也拒絕他們進入大西洋。
兩大城市同盟不斷談判,可一直無法達成協議。
歐洲城市聯盟的出現,讓李慢侯看到了一股新興的力量,這是一股真正的城市和商業結合的力量,他們雖然不比舊貴族更強大,但他們更有活力,他們代表著未來。
而且他還發現,這些城市聯盟只追求利益,包容性極強。根本不管你信仰什么,只要能賺錢,哪怕信仰魔鬼,他們也愿意跟對方以上帝的名義簽訂契約。波羅的海同盟中,可不僅僅是日耳曼城市,蔑兒乞城雖然只是他們建立的商館,可是如今這里也是城市了,建立了城市公社,有不少蔑兒乞商人加入,所謂蔑兒乞商人,大多數是來自燕云、河套等地的邊地宋商。真正的蔑兒乞人反而是少數,他們打著蔑兒乞這個林木部霸主的旗號,在日耳曼商人和蔑兒乞強權之間如魚得水。
英法城市同盟,則在北非建立了商館,在美洲建立商館的要求被一次次否決,卻一次次重提。他們開拓的商道,帶來的商品名目,讓人驚訝。他們竟然可以把絲綢賣給宋人。
美洲宋人要得到絲綢,主要渠道是通過太平洋,翻越墨西哥地區的漢海大道,從漢海進入大平原。或者通過太平洋,翻越哭山山脈進入大平原。這兩條路都遠隔重洋,但看著比歐洲簡單多了。
但法國人可以從馬賽進口絲綢,穿過法國或者從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然后轉運到美洲。距離上其實差不多,可是要經過的關卡太多,理論上講不可能盈利,可偏偏他們做到了。他們賣過去的絲綢,價格還很昂貴。其實并不是正宗中國絲綢,而是東羅馬帝國的紡織品。可東羅馬人擁有印染姿色絲綢的技術,大批量制造紫色絲綢。中國絲綢大多是素綢,當然也能印染紫色,但很少批量制造,花綢更多是錦緞。
主要是因為紫色是一品大員的官服,宰相才敢穿紫色,因此極少制造。而東洲是法外之地,大量流放之人,不乏無法無天之輩,不讓吃耕牛的時候,梁山好漢偏要吃牛肉,別說牛肉了,吃過人肉的都不知道多少。也就是這些人才鎮得住茹毛飲血的生番,別人不敢制作紫綢他們買不到,可有人肯賣,他們就敢穿。
這算是讓歐洲人鉆了空子。但類似的情況不少,他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