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契,在東洲地區幾乎是無敵的。
控制的人口增多,番人日漸馴服,軍事實力強大。李靖的基業越發夯實,他現在也就不需要像以前那樣,過于依賴征服者家族了。但他跟征服者家族的聯系,不但沒有放松,反而更加普遍和緊密。
以前只跟密河李氏聯姻,因為密河李氏最強大。上次北伐接觸了七火部南下威脅之后,短短三年時間,李靖迅速跟苦河中南部十幾家豪強聯姻,也跟第七都、瑪雅城地區的土豪聯姻。但十二都其他地方的土豪,哪怕主動跟他結交,也沒建立起強大的關系。因為交通實在不便,翻越哭山的現狀,讓李靖根本不指望東洲西海岸土豪勢力能為他什么實質性的幫助。
第七都和瑪雅城地區不同,這里控制著漢海大道。如今的漢海大道,已經修建了鐵軌。這些鐵軌,本是礦區的礦車軌道,非常節省馬力。以前鐵很貴,現在很便宜了,山東的鋼廠都開始直接煉鋼,雖然規模還不大,對鐵礦的品質要求比較高,但普通生鐵價格低廉,足以用來鋪設軌道。
只是這種軌道交通,需要穩定且巨大的貨源支撐,否則根本不劃算,因此只在要道才能修建,否則就會賠錢。事實上,哪怕到了蒸汽火車時代,無法得到穩定且固定貨源的鐵路,依然會破產。當洛克菲勒不再將石油交給斯科特(卡內基的老板)的鐵路運輸的時候,這家大型鐵路公司就破產了。
因此這種軌道交通最早出現在礦區,早期也只能用木軌道。除非是不在乎成本和效率的行業,比如秦朝時候就鋪設過用于軍用的木制軌道。
漢海大道上的鐵軌,西邊是第七都的港口,東邊是瑪雅府的漢海港,修建之初,目的就是為了溝通兩片海洋,跨越瑪雅地區的地峽。貨源充足,瑪雅地區廣泛種植的棉花,如今通過這里輸送到大宋、來自中州的各種商品,通過這里輸送到瑪雅國、托爾特克國,也由漢海港轉輸到東洲大平原,貿易規模日益擴大。
對李靖而言,漢海大道不僅僅具有經濟意義,這更是一條他跟中州聯系的最近通道。走這里進出橫渡太平洋只需要三個月時間,往東繞過非洲,則需要半年甚至更久。
古怪的是,李靖對于十二都的豪族不感興趣,可對于大宋朝廷開拓的東洲東岸地區,卻虎視眈眈。這里同樣形成了一些征服者豪族,都是大宋朝廷的流放犯人建立的殖民地。相比于東洲西岸,東岸地區則是一個開放的海域。大東嶺也好,走水路也好,都很容易溝通。
這里的豪族,也不乏出身名門之人。南宋朝廷的權力斗爭之激烈,全世界罕見,宰相這樣的位置很難坐穩兩三年,有時候更是一年換好幾個宰相。因此許多官員都會被貶謫,貶謫之人,未必沒有能力。晏湲執政之后,就將罪官貶謫地方,從南方州縣改到了海外。如果蘇東坡活在這個時代,他就不會被貶謫到海南島,可能會被發配到紐約。
南宋朝廷三方勢力,常年爭斗不休。趙構皇帝是一方勢力,建炎集團是一方勢力,淵圣集團是另一方勢力,三方相斗,每年都有許多官員被貶謫。貶謫不同于流放,宋朝優待文官,蘇東坡即便被貶謫,他依然是一個官員,比如在黃州做通判,而且名氣太大,黃州知州更多是安撫他,而不敢管他。又一次蘇東坡寫了那首“江海寄余生”的詩句,第二天流傳他掛印逃走了,嚇得知州騎馬趕到蘇東坡的宅邸。
大批被貶謫到東洲的宋朝官員,同樣是官員,而且監督更加松懈。尋常貶謫官員,也就是做個通判之類的閑官,而在東洲這里,嚴重缺乏官員,許多文官直接被扔到野地里,就任命一個知縣或者知州這樣的正官,做成什么樣根本不管。
宋朝官員別的能力不行,但搞農業建設還是可以的。他們當了小官,將那些流放的刑徒組織起來,開荒種地,修建城市,做的也是有聲有色。只要能撐過初期的水土不服,疫病打擊,這些貶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