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山土豪家族,絕大多數性質上跟密河李氏家族,金溪宋氏家族一樣,都屬于二次流放家族。
他們位于哭山東麓,但哭山是一條寬度數百里的龐大山脈,無數的山谷、河谷,為他們了容身之地。他們都是被十二都二次流放到哭山以東的,翻過終年積雪的分水嶺后,有的家族像李氏家族一樣一直向東發展,甚至發展到了大平原,可絕大多數家族,并沒有這種持續東進的能力。李逵家族之所以不斷東進,是有極大的偶然性的。宋氏家族甚至是被迫的被強大的大峽谷生番給驅逐到大平原地區的。
可是綿長的哭山(落基山脈),為絕大多數家族了庇護所,他們很容易就能找到容易棲身的地方,大多數并不愿意遠離流放他們的十二都,大多數早期不得不依靠十二都在哭山隘口的軍塞。
所以就出現了一百二十多個在哭山山脈中容身的土豪家族,他們一般是占據著一座到數座不等的山谷、河谷,建立了一座到數座不等的險峻山城,征服了少數山地生番部族,或者自行繁衍至今。
但這些土豪家族絕不是弱者,弱者在這里活不下去。十二都當年流放的叛亂家族,絕不止一百來個,一千家都不止,可只有這一百多個活了下來,他們都是慘烈競爭后的勝利者。他們在艱苦的哭山中跟野獸爭斗,跟生番爭斗,甚至互相之間爭斗,最慘烈的是跟大自然爭斗,這里條件惡劣,氣候無常,如果運氣不好,一場大雪就能滅掉一個家族。
掙扎了數代人,他們不但存活下來,而且繁衍壯大。這一百二十多家土豪,大的有上萬口子人,擁有數座山城,自成一體,小的也有上千人口,他們習慣了全民皆兵,男女老幼都能拿起武器作戰,很不好惹。
他們的政治態度,也跟他們所在的位置一樣,一些依附于大平原地區的漢國,一些依附于哭山西邊的十二都。可是大部分擁有自立的本錢,他們不依附于任何人,而是割地自雄,保持中立。
因為他們不弱,甚至大多數都很強悍,能幸存下來發展壯大的他們,大多數家族都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錢。有的是開辟了優良的山間農田,有的是發現了有價值的寶藏,光是控制在這些家族手里的金礦,就不下三十座。
所以他們并不需要依靠別人,而且非常排斥別人滲透他們,對任何外來者都充滿敵意。
李靖當然不會去碰這些豪族控制的金礦,那是要命的事情,他更不想去攻打那些家族的山城。在李靖看來,這些家族已經不能用豪族來形容,他們已經成為土司那種勢力,可以利用,但很難控制。
李靖派出使者,而不是派出軍隊,就沒打算征服他們,而是游說他們合作。合作的方式是貿易,合作的目的,則是人口。
從這些哭山土司手里要人當然不可能,人口是他們的命,他們單個人數不多,但也形成了復雜的聯盟關系,在對抗生番的過程中,建立了復雜的姻親網絡,聯合起來可以對抗生番部族也可以對抗燕國和大漢這樣的強權,他們一旦聯合,上百家武裝起數萬人甚至十萬人不在話下,而且都是比西軍還生猛的東洲山民,沒人愿意惹他們。
李靖希望通過貿易,打通一條通往十二都的通道,從而從十二都地區吸引來自燕國的人口。
他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已經有事實出現的情況下,他絕對進行維護。
東洲開發的前幾十年間,主要人口都是從東藩府境內引入的,早期大多都是通過哭山隘口艱難遷移過來的,晚期才開始走漢海大道或者大西洋海路,如今貿然中斷,會激發人的能動性,因此有不少人都通過各種渠道偷渡,畢竟淘金熱刺激的紅了眼的窮人可以不顧一切。
幾年前往來剛剛中斷,一些抱著淘金目的前來的燕國百姓,聚集在了十二都地區,想方設法試圖進入大平原地區。他們的熱情,絲毫不亞于歷史上美國淘金熱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