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層是雇傭兵大首領出身的國王,中間階層是白女真雇傭兵、落魄封建騎士,下層則是解放后的農奴階層。而這個農奴階層,也沒有法國農奴那么純粹,因為農奴制在中歐還沒被法律確立的時候,女真帝國入侵就打破了農奴制進程,之后女真人還沒將農奴制徹底確立,波羅的海聯盟就沖擊了農奴制,緊接著白女真王國建立。所以底層在權力和文化上,一直不是那么的底層。
高層不高,底層不低的社會構成,讓這個國家階層十分扁平化。
扁平化社會的好處是,組織動員能力更強。在工業化時代,更容易發展起來。白女真士大夫階層,權力不高,數量龐大,說白了就是一群鄉村地主階層,依靠讀書科舉掌握權力,在鄉村社會不是靠特權,而是靠號召力擁有權力。
白女真奪取東歐之后,這些白女真士大夫,開始涌入東歐建立農場,繼續復制他們的資本農場產業。
為他們開發便利的,則是一群新興工業階層。這個工業階層,有的是過去波羅的海聯盟時代的城市工商業族群,也有一部分白女真貴族轉化的工業資本家,當然也有平民白手起家的資本。但他們同樣活躍,歐洲平原更容易修建鐵路,而白女真的鐵路工業也是工業革命的支柱產業,所以他們工業資本很快就將鐵路延伸到了東歐。將這里白女真農場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大量運送到中歐地區,供應波羅的海聯盟時期就興起的數以百計的城市。
如果僅僅是在工業、農業資本驅動下開發歐洲平原,白女真可以強大,但不會威脅到世界格局。但他們卻開始走向海洋,新時代的造船業革命,給英國人了超越的機會,也給白女真創造了機會。
在傳統時代,打造海軍需要很長時間,所謂百年海軍就是如此。因為要建造一艘優良軍艦,從砍伐木材開始,往往需要數年時間,如果要擁有強大的海軍,那么一艘戰艦可能會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用心建造。英國人半成品的戰艦,可以在船臺上放置十幾年,耐心的等待木材釋放應力,這樣的時間,白女真是沒有的。
現在大家都開始用鋼材直接造船,而白女真恰好是歐洲數一數二的鋼鐵大國。波羅的海聯盟時代他們也是航海大國,航海文化雖然隨著波羅的海聯盟解散而消失,但商業文化保留了下來。當造船業、航運業變成一項優勢產業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不參與進來。
于是在白女真的鋼鐵工業集團游說下,出臺了大量政策鼓勵發展造船業。優秀的機械工業,為他們了先進的造船手段。很快就發展起了可以跟英國直接競爭的造船工業,白女真王國的商船隊,再次開始出現在全世界。
造船業革命的影響巨大,一定意義上,重新布局了產業分工。當從東洲大平原運輸廉價的糧食到中國都變的有利可圖的時候,基本上也就不存在什么工業不能從其他國家運輸原料來發展了。
白女真工業就在這個造船業革命之后被重新定義。白女真王國的工業,過去主要以煤鐵工業,鐵路工業,機械工業為主,基本上圍繞著開發煤鐵資源進行。本國缺乏種植棉花的條件,一直沒有發展起成規模的紡織業。但現在他們可以從東洲進口棉花,加上他們夸張的關稅保護,棉紡織工業也能夠自給自足了,不需要依賴英國進口。
在擁有高度紀律性的充足勞動人口后,白女真的工業門類逐步變得齊全。棉紡織,毛紡織,絲織工業先后建立,甚至依靠種植甜菜,發展起了取代蔗糖的榨糖工業。擁有八千萬人口,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是能夠支撐起一個全面的工業體系的。
但工業體系越齊全,內部市場就越是無法滿足,就越是繼續拓展海外市場。工業偏科,熱衷于進口生活片的東洲漢國是最大的海外市場,歐洲跟東洲的距離優勢,也讓歐洲產品比亞洲產品更有競爭力,可是白女真王國不得不接受英法兩國的激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