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冷冷的凝視著魯叔,那張魯叔十分熟悉的面龐不知在何時突然褪去原本的青澀讓他不寒而栗,他不禁連連退后了幾步。
“想活命,就離我遠一些,別再招惹我,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
魯叔聽了這一席話,哪敢再問,灰溜溜連滾帶爬地逃開了。
赫連樂行刑的時間被定在了六日以后的午時三刻。第五日,金吾衛(wèi)的苗旅帥帶著一隊人從天牢里將赫連樂押到囚車上,一路押往燕神峰。
大理寺的唐大人、刑部侍郎劉奕和御史中丞仇大人分別代表三司作為監(jiān)刑官一同去往燕神峰。
囚車從都京的街道上行往城外,得到消息的百姓們手里拿著爛菜葉和雞蛋,一邊朝著赫連樂唾罵,一邊將手里的東西往囚車上扔。
一個婦人將手里的東西扔完了,覺著不過癮,將身邊兒子嘴里的糖葫蘆搶了過來,直接朝車上扔去,結果準頭太差,那糖葫蘆直接粘到了劉奕的官袍上,嚇得婦人忙縮了頭,急忙退到人群后面去了。
劉奕看著官袍上的糖葫蘆氣得差點罵了娘,可了為了維持他儒雅的形象,只能將氣忍下,命人快些趕路早些出城。
一行人在太陽快要落山之前趕到了燕神峰,將赫連樂鎖在牢房中,里里外外用了幾十個人看守牢房。
因為燕神峰的總校尉早得了旨意,便早就命犯人在祭神臺上搭上了火刑架。
大燕的“火刑”乃是重刑,因為要在午時三刻執(zhí)行,所以犯人并不是綁在火刑架上,而是用繩子高高吊在空中,當犯人身下的火堆燃燒起來,等待時辰一到,行刑的人就會將繩子燒斷,犯人立刻就會墮入火海之中。
三位大人檢查了一下火刑架,唐大人覺著火刑架下的干柴堆得著實不少,因害怕火勢一發(fā)不可收拾,又命人準備了十幾桶水以防外一。
這一夜,許多人懷著各樣的心思難以入眠,有的希望太陽早些升起,有的則不愿月亮離開天邊,可無論如何,第二日終將回來到。
這日的天氣很好,在燕神峰上抬頭望著天空,更是比平日里更藍一些。
士兵將赫連樂從牢房里直接押到了祭神臺上,還未竣工的祭神臺迎來了它的首次任務,兩個士兵將赫連樂吊在火刑架上,另外兩個士兵手里拿著還未點燃的火把,靜立在一側等待著臺下的大人宣布行刑。
祭神臺下圍了許多觀刑的士兵與犯人,劉奕、唐大人和仇大人作為監(jiān)刑官自然也坐著祭神臺下三丈之外的地方等候著行刑時辰的到來。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日頭漸漸爬到了天空的正中央,午時三刻陽氣最盛,陰氣一出立刻消散,所以定在這樣的時辰行刑,也算是對犯人最狠厲的詛咒了。
此時一個士兵看了眼早就擺在桌子上的沙漏,走到三位大人面前,行禮道:“大人,已經午時一刻,可以點火了。”
劉奕與唐大人聞言點了點頭,仇大人則是板著張臉一語不發(fā)。
劉奕對唐大人道:“您來宣布吧。”
這種事也沒什么好推辭的,唐大人朗聲對著臺上喊道:“點火!”
拿著火把的士兵聽見這聲音,將手中的火把點燃,懸掛在空中的赫連樂看見不遠處那燃起熊熊火焰的火把,臉色瞬間變得灰白,頭上布滿了一層冷汗,好像那火焰是噩夢一般朝他撲來,緊緊地扼住了他的喉嚨,讓他忘記了喘息……
“怎么回事,那邊怎么還沒動靜!”一個青年士兵站在人群外圍,對著身邊的另一個士兵低聲說道。
另一個士兵臉上的焦急之色已經無法掩飾,她死死盯著祭神臺上,手里握著腰上的佩劍,咬牙道:“去通知他們準備,不能再等了!”這個士兵正是做了偽裝的凡槿。
青年士兵朝凡槿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四周,立刻鉆到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