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但她喊了很久,守在牢房外的獄卒完全充耳不聞,連頭都沒有回一下。
孔姨娘嗓子都喊啞了,蹲在角落里抱頭痛哭,白老夫人氣道:“鬼哭什么,你給我繼續喊,我們是冤枉的,陛下和西太后會相信我們的!你快給我起來繼續喊!”
進天牢這么久,孔姨娘自然清楚她們是為何會被押進天牢中的。自有了這天牢,她還沒有聽說有誰進了這天牢后還會被放出去的,她抬起眼看向白老夫人,眼神里充滿了怨毒,“你個老不死的,你要喊怎么不自己喊!當初若不是你非要送白墨羽進宮,我們怎么會被連累!”
橫豎都要死了,她已經不再害怕白老夫人,她這么多年為了討白老夫人歡心受了不少的氣,此刻忍不住都想要對她發泄出來,于是用力地朝白老夫人啐了一口,“白家會有今天,都怪你這個老不死的!哎呦可憐我的馳兒哦,他還那么年輕啊……”
白老夫人被孔姨娘罵得發蒙,一口氣堵在胸口上不來也下不去,直接暈厥了過去。孔姨娘見白老夫人暈倒也沒有理她,只自顧自地哀聲痛哭著。
繼續閱讀!
畢國公炒了沈家,卻沒能在沈府尋到秘本,但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他只能在暗中糾集軍隊,慢慢部署。
兩日后,朝堂眾臣便開始逼迫弘文帝立儲,一部分人擁立趙王,一部分人則希望弘文帝過繼桂王子嗣。畢國公適時將靜王遺孤推了出來,于是三方為立儲一事僵持不下,在大殿上吵得昏天黑地。
朝堂上亂成一團,朝堂外暗流涌動,桂王要將最小的孫子過繼給弘文帝,派了一支隊伍護送其入京。
兵貴神速,畢國公見弘文帝搖擺不定,便迅速聯合監門衛統帥將皇宮控制,逼迫弘文帝立小靜王為儲,封其為輔政王。
失去太子的畢皇后沒有想到自己的父親居然會推立他人為儲,她思來想去終于明白父親恐怕早有謀算,便瘋癲地去尋畢國公對峙。畢國公哪里會理會畢皇后,直接讓人將其關在和坤宮。
畢皇后當場便得了失心瘋,拔出侍衛的佩劍便要朝畢國公揮去。畢國公冷眼看著畢皇后,抽出佩劍便刺穿了畢皇后的心臟,看著畢皇后無比驚訝的神情,他只是淡淡道:“擋我者,死!”
畢國公率領著軍隊本已經逼近了弘文帝的大殿,卻不料陷入了古月早已經布好的局中。簫麟昭率領左右衛、千牛衛的精兵將畢國公困住,又有一隊人馬將畢國公的后援切斷,血戰了一日后畢國公才勉強在眾人的掩護下逃出皇宮。
畢國公連夜撤出都京,多日后他擁“小靜王”在梧州立了新政,以清君側的名義開始向都京進攻。而桂王則以保護弘文帝為由,命長子率領部隊直達都京。
文鼎十三年,弘文帝下詔,稱畢國公擁立假靜王為帝以達到自己挾天子而令諸侯的目的,實乃大燕竊國之賊,稱無論是桂王之孫還是趙王,若可取下畢國公向上人頭,便可被封為儲君。
桂王聽聞這圣旨雖然知道這是弘文帝在借刀殺人,但他若想自己的子孫名正言順繼承皇位,只有與畢國公一搏。
當年他借了畢家的手除去了睿智的先太子,又多方挑撥,引起了諸王奪嫡。本想趁亂奪得皇位,卻不料當年患了場大病,只能繼續韜光養晦。如今終于讓他等來了最好的時機,他怎能放過!
于是桂王與趙王分別從南北夾擊畢國公,本以為如甕中之鱉的畢國公很快會被兩王所滅,卻不料畢國公手中竟有數門火力威猛的大炮,與其交鋒的隊伍死傷慘重,別說攻下梧州,不到兩個月,畢國公的軍隊竟然攻下了梧州附近的兩個州府,步步向都京逼近。
桂王得聞戰報后記得團團轉,再如此這般下去畢國公怕是會很快占領都京,到時候別說皇位,以畢國公的性格絕不會留下任何禍根,所以這場仗只能勝不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