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府上下為了此事焦頭爛額時,誰都不會注意到那個看似柔弱實則倔強而又身世悲慘的女娃子。
其實不論是李湞還是劉睿、亦或是蕭良,其中悲慘和最值得同情的還是這個已將自己關在房中一整天的趙婉。
這便是小人物的悲哀,面對命運她是那么地弱小,反抗不得,也逃不得,只能選擇接受或是以死來結束這一切。
趙婉想到了死,以死來向李湞謝罪,向李家謝罪,但她卻又不敢死,因為若自己死了,那么之前李湞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也便部沒了意義。
世事就是如此,當一個人想死卻又不敢死的時候,這才是真正的悲哀,是她的悲哀,是所有人的悲哀,更是這個天下的悲哀。
趙婉的眼淚早已流盡,雖父仇得報,但犧牲的卻是兩個人和整整一個李家。
這不是趙婉想要的結果,李湞與自己只是一雙毫無瓜葛的陌生人,而至于蕭良,自己甚至從未與其說過一句話,從未對其露過一個笑容。
而就是這兩個人現在卻因為自己鋃鐺入獄,而且犯的還是殺人瀆尸的重罪,這讓趙婉感覺是從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跳入另一個同樣深不見底的深淵。
同樣的悲痛,但卻又增加了更多的愧疚和不安。
趙婉沒有勇氣也沒有顏面去面對李承業和李漠,甚至是李家的所有人,她將自己關在房間里,逃避著這一切。
原本那床紅綢緞被已被王婆換成了白色的絲綢,潔白如雪,光滑如脂。
劉睿的靈柩停放在正堂已整整一天了,與劉睿生前的“節儉”形成鮮明的對比,整個靈堂被布置得異常宏大,甚至已超出了一名五品官員的應有的規格。
劉睿的死,對于江陵府的大多數官員來說或許并不算一件壞事,更多的是一個機會,一個表忠心的機會,當然,這個忠心是向站在劉家身后那個人來表的。
甚至即便在劉睿生前,劉府都不曾如現在這般熱鬧過,江陵府大大小小官員共幾百號人,再加上許多無品級的不入流的吏員和遠近親戚,每日劉府的人員流動怕是僅次于城門樓了。
前往長安白府的報喪貼已經差人快馬加鞭送了出去,有白敏中的面子在,沿途的各級驛站怕是也要忙碌一番,近兩千里的路程即便是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的話最快也至少需要七日,若算上吃飯睡覺的時間,怕是來回也得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
劉括的表情很悲傷,但心中卻很得意,父親的死對他來說同樣是個機會,天大的機會,明年自己便已到了加冠的年紀,也意味著可以靠著門蔭入仕,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自己至多得到一個九品的閑差。
但如今,一切都有了可能,因為孤兒寡母的自己勢必會得到舅父更多的眷顧,甚至當今陛下看在舅父的面子上賞個五品職官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此時劉括與母親身披麻衣跪地謝禮,但臉上神色卻各不相同,與母親白氏的悲傷比較起來,劉括的目光中更多的則是熱切,遠勝以往的熱切,而這種熱切與其父生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德裕到江陵府就任已有整整四個月了,沒有了在長安城時呼風喚雨的陣勢,反倒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
思考自己這一生,也思考自己的未來。
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兩度拜相,又兩度被貶,體會過位極人臣的榮耀,也感受過世態炎涼的困惑。當四個月前離開長安時,他知道這一次自己或許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他清楚當今陛下貶謫自己的原因,他也理解當今陛下的苦衷,這種苦衷無法言說,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何況如今自己這荊南節度使做得輕松,也自在,兵權完交與了嚴朔,而政權則由李承業來打理,自己所要做的也不過是釣魚禮佛,日子過得倒也算舒坦。
但偏不想劉睿竟意外遇刺身亡,而且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