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回紇人這次在分為三隊之后竟馬上向四周擴散開來,而如此一來就變得更為分散,本就準頭不佳的伏遠弩此時再也無法如先前那般抓住其兵力密集的弱點對其造成重創(chuàng)。
果然,第二輪重弩射出之后,雖也有某個倒了血霉自己撞上重弩送死的回紇騎兵,但實質卻再也無法對其造成任何意義上的傷害。
“好狡猾的獠子!”高駢不禁怒聲罵道,顯然這一名新的回紇將領遠遠要比被骨朵達殺掉的那位更不好對付。
而且看樣子其對唐軍作戰(zhàn)策略和兵器頗為了解,由此才能利用伏遠弩的弱點而準確規(guī)避這種風險。
眼看著伏遠弩沒了作用,而此時后隊的回紇騎兵也旋即而至,但伏遠弩第三輪的射擊在這一次卻已再也無法威脅到回紇騎兵。
因為這一次回紇騎兵之間變得更加分散,只能憑著城頭士兵們手中的角弓對其進行單一的瞄準射擊,而如此一來勢必所傷有限,再加上騎兵機動能力又極為迅速,一輪射擊下來回紇騎兵反攻的箭雨卻已襲來。
而低矮破敗的城墻雖經過井陘百姓們連夜的修葺,但一夜的時間又能做得了什么呢?只不過也才加高了一尺而已,而這個高度卻依舊無法抵擋回紇人的箭。
箭如雨至,身在城頭的士兵們不得不暫時后撤以躲避回紇人箭矢的鋒芒,而就在此時,在箭雨的掩護下,回紇左右兩軍步卒旋即快速奔襲而來,而令高駢感到心驚肉跳的是那些回紇步卒肩上扛著的那近百架飛梯(類似于鉤梯一種輕便登城工具鉤梯也不知道?就是帶鉤子的梯子!)。
此時此刻,高駢的臉上現(xiàn)出一抹苦笑,井陘城低矮的城墻根本用不到沖車、云梯這種笨重但有效的登城工具,簡簡單單一架竹木制成的輕梯足以輕而易舉地攀上這種高度的城墻,而這對于沒有云梯設備的回紇人來說無異天助。
“準備火油!”高駢盯著回紇人接連不斷的箭雨大聲吼道。
“是攻城槌!”
高駢話音方落,便只聽幾名郡兵連連驚呼,唯有那僅存的一百余名神策士兵仍然各自堅守崗位,冷冷地盯著城下的回紇人,面如寒冰,靜若處子。
城頭高駢,城下以及城門處的防衛(wèi)則是由鄭畋負責,只見鄭畋面色不為所動,抬頭看了看天空,而后大喊一聲“準備刀車!”
少傾之后,只見數(shù)十名精壯漢子吃力地推著兩架雙輪木車緩緩而來,每一架車寬達兩丈,共分三層,以木質堅硬的樺木打造,每一層的前端各伸出數(shù)十口鋒利的刀尖,當城門被攻破時便以這種刀車作為城門的最后一道防線。
而因為刀車極為沉重,前端又有刀尖保護,故而敵軍在一時半刻也難以突破,原本井陘城是沒有這種重型守城設備的,只是在鄭畋的強烈建議并親自督造下才造了這么兩架。
而骨朵達與高駢二人在最初鄭畋的這個建議很是不屑一顧,因為就他們的經驗來看,回紇人根本不具備威脅性的攻城設備,而直到此時回紇人將攻城槌亮出來以后,高駢心中不禁暗自捏了一把冷汗。
同時也對鄭畋這個看似文弱的書生,又多了些欽佩與敬服。
而此時三隊回紇騎兵輪番而上,前隊射出一輪箭雨后便靠著騎兵的機動性迅速后撤,緊接著中隊而至,當后隊的一輪箭雨完畢之后,早已準備好的前隊卻已然又沖了上來。
如此一來,便直接導致了城頭的守軍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攻行動,箭雨好似永不休止一般自城下呼嘯而上,而后再從守軍的頭頂上空落下,雖說落下時的勁道小了許多,但奈何頭部卻也是人最脆弱和致命之處,即便是無法立刻造成流血傷害,甚至斃命,但對于守軍來說這就好比自己的頭部被從天而降的重物連續(xù)不斷地敲打,任誰也堅持不了多久便會腦部受創(chuàng)而亡。
而此時反倒是城下的鄭畋要輕松許多,刀車已經備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