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因仆固溫的變故,自鹿城出發的成德軍左路偏將王舉在王元逵的緊急授意下也加快行軍速度向深州進發,以期解決李湞之圍。
而高駢率張直方自各縣臨時征調來的三千郡兵輕裝簡行正式進入成德軍地界向深州火速挺進,但卻不料正與王舉的左路軍不期而遇。
高駢哪里知道王舉此去正是為李湞解圍,只道是王元逵事先安插在此處截斷盧龍援軍與李湞退路的伏軍,還不待王舉解釋便立即揮師壓上,兩軍瞬間戰做一團。
此三千郡兵雖是各縣臨時抽調而來,但在高駢的指揮下,一時間竟讓王舉陣腳大亂,高駢與嚴恒二人身先士卒殺入敵陣,見主將如此,那三千郡兵頓時士氣大振,加之王舉對于高駢軍的突然出現并無準備,是以麾下兵馬戰力雖強于高駢的三千郡兵,但一時半刻之間卻也難以抵擋高駢鋒芒。
面對高駢的洶洶氣勢,王舉雖有心避戰但如此一來勢必會加重自己的傷亡,無奈之下也只得揮軍力迎戰。
而就在兩軍陷入膠著狀態之時,深州城的城門卻緩緩開啟,在得到仆固溫命令下的深州兩千守軍向李湞背后突襲而來。
“將軍,深州守軍出城了!”
一名令兵來到李湞跟前面色沉重地說道。
聞言之后,李湞面色慘然一笑,口中冷冷自語“王元逵,此次我李湞記下了!”
言罷之后,李湞沉聲喝道“隨我迎戰!”
迎戰,這兩個字說得容易,但對于李湞來說卻是何等艱難,此時此刻骨朵達與王振皆在前方阻擊仆固溫的騎兵,根本無暇他顧,若不能擋住后方的深州守軍,那么身在前方的王振與骨朵達必將陷入死境,所以無論如何自己也必須將這后顧之憂死死擋住。
事態緊急,李湞雖并無沖鋒陷陣的經驗,但好歹之前在井陘城外時也曾與嚴恒、鄭畋二人率軍突圍過一次,此時此刻自己身為主將更是沒有退縮的理由,也根本無路可退。
一千騎兵列陣整齊地佇立在深州城百丈之外,為首的是一名年輕的將軍,銀盔鐵甲,年僅十六歲的臉上早已褪去了昔日的稚嫩,取而代之的是剛毅,是決絕,也是不屈。
胯下戰馬不安地在原地踏步,口中不時發出陣陣低鳴,昂揚的頭顱時而左右輕擺,時而上下輕點,在那雙漆黑的眸子里,映出的是整整兩千名奔馳而來的深州騎兵。
鏘——
李湞自腰間豁然抽出一把橫刀,在陽光的映射下,刀鋒閃爍著森寒的光芒,劍眉倒豎,鳳目微閉,當其再度睜開之時,竟瞬間迸射出一股磅礴之勢。
“殺!”
陡然,只見李湞暴喝一聲,而后揮鞭催馬,迎著敵軍率先沖鋒而上。
“殺!”
早已蓄勢待發的眾騎齊齊怒聲嘶吼,揚起長槊以錐形沖鋒陣列緊緊跟了上去。
一千騎兵如同一支離弦之箭迎著敵軍前進的方向奔馳而去,而在這支箭的最前端,便正是那道年輕的身影。
這是李湞第一次如此真實地參與到戰爭之中,在此之前李湞不止一次地想象過這樣的場景,他期待著自己在高駢這位名將的指導下武藝變得愈發精湛,而后也能如前世戲文中的百戰將軍那般在敵陣中縱橫開闔,斬敵將首級于萬軍之中,那是何等的風光,男兒便當該如此。
因此李湞的內心不止一次地熱血澎湃,然而卻萬萬沒想到這一天竟會來得如此之快,快到自己根本來不及去準備,更來不及去向高駢學習戰場殺敵的本事。
李湞對這場阻擊戰沒有任何把握,或許自己在甫一接觸到敵軍時便會被不知來自何處的刀槍捅進自己的身體,或許自己的名將之夢、帝王之途剛剛開始便已經結束。
李湞知道,也清楚自己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但自己如今已無路可退。
而也在此時,李湞方才領會到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