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元年,六月初一。
河東節度使司之內,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忙碌,來往兵將手中各執令旗、腳下疾步如風,臉上更是一副神色慌張之狀。
正堂之上,諸軍副將以上均已在列,居中一年逾花甲的紫袍老者,鶴發垂須、面泛紅光,顯得格外精神矍鑠,腰間紫金魚袋更是尤為引人奪目。
正是河東節度使,王宰。
相對于諸將臉上顯露出的不安,王宰倒是鎮定自若,但在那副看似鎮靜的表情之后,唯有他自己知道,此時此刻心中是何等的不安。
九萬神策軍就駐扎在太原府城外三十里處,讓王宰如何能心安得了?
“使君?”
副將王勉輕聲問道:“佑王本該前往河西,此時卻率軍兵臨太原城下,意欲何為?”
然而王宰還未開口,便聽門外傳道:“使君,佑王遣人來報,請使君城外想見!”
眾將聞言面露驚色,齊聲嚷道:“使君萬不可出城!”
王宰卻是淡然一笑,緩緩說道:“我若不去倒是顯得小氣了!”
......
太原城外十五里處,此處本無亭,但此時卻憑空多了一座亭子,與空曠的四周相比,顯得尤為突兀。
亭是最簡陋的四角涼亭,高不足丈,亭外一馬,亭內一人,外加一盤黑白弈局,便再無他物。
驀地,遠處馬蹄聲驟響,亭內青年起身負手而立,毫無表情的臉上隨著馬蹄聲的接近也變得愈發笑意十足。
兩隊約三百精騎在距離木亭百丈之處停了下來,王宰安坐馬上舉目眺望。
“這佑王也忒荒唐了些,竟在此處搭了座亭子!”
言語之間,王勉盡帶不屑之色。
王宰沒有回應,自顧說道:“你們留在此地,我一人前往便好!”
王勉聞言趕忙阻攔道:“使君莫要大意,聽聞這佑王乃詭詐之輩,倘若中了他的埋伏......”
王宰又瞪了王勉一眼,道:“此地放眼三五里之內一覽無余,你以為他能在何處設伏?!”
王勉頓時噤聲,王宰抬眼看了一眼遠處那亭子,口中冷哼一聲,策馬迎了上去。
王宰的馬跑得并不算快,與其說是跑,倒不如稱其為“快走”更合適些,百丈之途竟是足足跑了半柱香的功夫。
而亭內那青年卻始終立在原地,笑吟吟地望著王宰前來的方向。
不待王宰靠近,那青年竟是走出亭子迎了上去。
“使君竟是好膽色!”青年牽過韁繩,口中贊道。
王宰聞言雖心中有氣,但見青年經為自己牽韁引馬,不免心中的火氣也便消了大半,趕忙躍下馬背躬身施禮道:“不知佑王大駕光臨,老夫心中倒是愧疚難安了!”
“哎,使君多慮,湞本該進城拜見使君的,只是......”說到此處,盡管四下無人,李湞還是探到王宰耳畔低聲說道:“形勢所迫......形勢所迫??!”
言罷,李湞大笑,王宰卻是不明所以,只口中干笑了幾聲,問道:“佑王此言何意?”
李湞笑了笑,而后指了指奕局前的蒲團,“使君請坐!”
王宰雖心存疑慮,但還是坐了下來,瞥了一眼那奕局后,笑道:“佑王這又是何意?老夫公務繁忙,佑王若想與老夫對弈,不如在太原府待上幾日......”
話未說完,李湞當即笑道:“使君莫要說笑,此番西征已是延誤了十數日,若再耽擱下去,怕是要被阿耶削去王位的!”
“哈哈哈......”王宰大笑,“既然如此,佑王便莫要言他直抒胸臆吧!”
李湞卻是不急,指著那棋局道:“若使君執黑,看此局如何?”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