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惡痛絕,可此刻一個個的仍舊是在伏在其身后,不敢有半點兒步調不一,由此可見一斑。
對于這等人的處置,都會影響到明軍對這片浙江腹地的收復和統治。除此之外,此人還是錢謙益極力拉攏的綠營武將,雖說鄭成功也不甚喜歡他的那位老師,但顏面還是要顧及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江山大捷,明清攻守易勢,全天下的綠營武將都在看著他,如果連一個已經反正了的綠營大帥他都容不得的話,日后收復失地便必然會受到更大的阻力。
“就當是千金買馬骨了。”
類似的事情鄭成功做了很多次了,倒是這一次,卻是讓他最感不爽利的。只是即便如此,早已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他還是在馬進寶的哭訴告一段落后,翻身下馬,親自將其攙扶起來,并將身上的斗篷解下,披在了其人的身上。
“韃虜未滅,何愁無處報國?”
安撫一二,鄭成功便在大隊的明軍和本地紳民的簇擁下進入了金華府城。
這金華府城始建于唐末五代,至宋時已是江南雄城,經濟繁榮,人口急劇增長,南宋詞人李清照就曾在《題八詠樓》中稱其為“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暴元滅宋,大肆屠戮使得中國經濟文化出現了大幅度的倒退。為了防范漢人,更是掀起了全國范圍內的拆除城墻運動,但是真到了元末大亂,地方官為了守御各路反元義軍的進攻,又紛紛大張旗鼓的重建城墻。此間也沒能例外。
有明一朝,憑借其“扼閩贛、控括蒼、屏杭州”的地理區位優勢,恢復了周邊區域貨物集散中心的地位,文化上也重新回到了宋時的水平,甚至被評價是“元明之際道在金華”。然而,清軍南下,“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頭如雨落”。一場金華之屠,五萬人遇難,此間一如三百年前那般重新跌入谷底。
策馬而行,于城外時,所見城墻高聳雄壯,甕城、敵樓、城垛林立,而且一眼望去便知是重新修繕未久。乍一看去,確是恢復了幾分雄城氣象,不負那“兩浙城池唯婺為首”的說法。只可惜,一旦進了城,大街兩側房舍破敗,百姓衣著破爛、面黃肌瘦、雙目無神,幾如行尸走肉一般伏在地上,細看去似還有些瑟瑟。只是,不知道他們所畏懼的是明軍,還是策馬于鄭成功身側滿臉堆笑的那位大帥?
儀仗開道,衛士環顧,軍將、幕僚,自也少不了本地的將帥、士紳盡皆簇擁在側。隨胯下良駒的前行,原本出入城時瞧得不甚清楚得遠景也漸漸地清晰開來。
此間風景,皆是他未曾見過的,不過比起數日前進入江山縣城時的心境已是大有不同。無他,清軍在衢州的重兵集團被擊破,無論是衢州,還是這金華,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罷了。就算是濟度堅守衢州、馬進寶未有反正,最多也就是拖延明軍個把月的時日而已,對大局已經不構成什么影響了。
“接下來,就是杭州了。”
心念及此,鄭成功不由得撇過了一絲笑意。而此時,在旁一邊講述本地風土人情,一邊察言觀色的馬進寶立刻向身側的親信使了個眼色,后者則悄無聲息的退了下去——既然閩王殿下對他剛剛講到的西華寺有幾分興致,那么原定于總兵府的晚宴自然是要改到那里的。至于吃肉喝酒,那些和尚們樂意不樂意的,憑著馬大帥鎮戍十多年積累下來的“威望”,自然是可以替他們決定的。
………………
數日后,陳凱收到了鄭成功的回書。
金華不戰而下,這已是他預料之中的事情。透過歷史,馬進寶的性子是斷不可能為滿清盡忠,一如其人當年不會為大明效死是一個道理。
書信之中,鄭成功提到了一些金華風物,陳凱很清楚,他的這位舅哥可從來不是個喜歡閑聊的性子,尤其不會在戰事尚未結束的書信之中扯一些有的沒的。細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