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穿行官道,涼爽擊敗宅院秋燥傳至遠方,田野帶著新收割莊稼的味道,堪比上好薰香,自由感就此冉冉升起,帶給承平伯夫人寬廣的視野。
她曾出門逛過,在南興有商鋪的城池及林家原籍行走,但這還是帶來新奇的感受,被動遇刺不是她的標志,她將揮舞屬于自己的刀劍,和魯王殿下論輸贏。
這是個開端,也是個終結,雜貨店姑娘尤桐花被這世事傾軋從而組織自己的武器,貴族間的爾虞我詐從此屬于她的生活,那只想有個容身之地的民間姑娘慢慢的就不在了。
挺身做人永遠帶來興奮,承平伯夫人尤桐花帶著歡聲和秦氏聲明兼解釋并且道別:“姨娘,家里離不開人,你回去管家,我已經走到這里,前面就是中成省,都說中成省是全國最富裕的地方,我去看看有什么好的生意人,就便兒邀請參加商會。”
她不可能就在這里說實話,否則秦氏一定不會讓她去,在這樣的歲月里,伯夫人要不是被魯王殿下追到避無可避,誰敢對上一位殿下?
秦氏信了她的話,年青的主母這一年多里為撐起伯府操勞熬神,秋季結束的時候,南興每年一度的大宗商會拉開序幕,夫人這是為家里著想呢,所以.....她不答應。
隔著面紗也能看到年青的主母神采飛揚,秦氏愈發的像積年老祖母不放心稚氣的孫兒,她慢聲輕哄:“知道你嫌我老了,上路耽誤事情,可是我得陪著你,否則這路上湯水調停的,誰是那盡心的人。別看這秋天涼快,可是大意不得,入秋要進補,補的不好身子骨兒受罪,補的不對也是受罪。”
興奮還是主導承平伯夫人的第一思緒,她盼望走向遠方遠比偷襲下魯王更為關注,于是,與她一年相伴此生也將相伴的秦氏,她其實舍不得離開,既然秦氏說出“老”的話,伯夫人低頭想想,這路上湯水調停好了,過年后五十六歲的老妾未必就受風霜之苦。
更重要的,老妾一直是她的伴兒,是她說知心話的最佳傾聽者,老妾有最耐心的耳朵,和最沉默的嘴唇。
說到這里,要再一次感謝南興的治理人晉王殿下,他能得到奚家的青眼----對于這樁親事,知情的人持有這種態度,奚家在這親事里的地位高于晉王梁仁,奚家肯定親給梁仁,固然是晉王殿下真才實學,也是奚家慧眼有加。
這樁親事帶來的好處是,中成省在南興人的眼里變得親切,是個隨時可以進入的親戚門戶,老妾要跟隨著,伯夫人想想她現在全無能耐對付魯王,至多也就是看一看魯王的家門朝哪開,這是沒能耐這就動手泄憤的一種,我先去你家門外瞪兩眼,說不定她都不敢進入西咸,僅在中成省隔省觀望,那么帶上老妾并非不行。
妻妾說好,合著伙兒來勸同行的管家林忠林誠回家去,先把商會料理起來。
另一個管家林義主要負責家中零碎的采買,伯府里沒有總管事的不行,他已在伯府,在這里的有三個管家,林德是伯夫人前往西咸的知情人,他也一路護送,怕林忠和林誠阻攔,這二位管家他們不知道。
林忠林誠就納悶了:“商會的事情最好夫人您在家主持,要說準備,去年約好的請帖已發,地點打掃就成,伯夫人去哪里,我們理當跟隨,要么也帶上所有的人手保證安全。”
承平伯夫人也想讓他們跟著,可是龍門商行不答應,按和屠巨山說好的,便裝簡從,加上龍門商行的伙計不超過十五個人,現在又添上老妾,那就要添上丫頭冬巧,就要減掉兩個護院。
管家么,只能回家。
林德拍著胸脯保證他盡心盡責不會出錯,林忠和林誠無奈返回,帶著四十來個浩浩蕩蕩的家人。
茶香和茶花哭紅眼睛:“不帶我,也帶上茶花吧,平嬸她可會侍候什么呢。”
“不帶我,也帶上茶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