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舞很有創意,瑤宮很美。
但也僅止于此了。
無論是東道主扶蘇,還是前來做客的各國使者們,都沒有將注意力放在美艷的舞姬身上,這不得不說是暴殄天物。
扶蘇的注意力在席上面色各異的列國英杰們身上,而他們的注意力當然還在回味今日的大閱兵式上。準確說,是在這場閱兵背后的意義上。
昭國在這樣一個時間段選擇通過閱兵式來展示肌肉,此舉釋放出的信號不能不引起各國的警惕,紛紛猜測起嬴政的下一步戰略。
大閱兵所釋放的政治意味再明顯不過,當然是用來進行震懾其他勢力的。
那么昭國所要震懾的是誰?
眾人心照不宣地偷眼瞄著靳尚與陸賈,眼神玩味。
齊,還是楚?
都是外交界的翹楚人物,無人嗅不出風雨欲來的味道。新一輪的合縱連橫恐怕等不到開春就要開始了。
那么該加入哪一方,才對自己更為有利呢?
各國使者無不趁著難得的酒宴機會,相互串聯,以圖為本國找尋一個最佳的戰略,從昭楚之間接下來必然會有的齷齪中謀利。
然而這其中不包括龍陽君。
魏國是列國中最沒有選擇權的,在向昭王稱臣之后,魏王就已經失去了外交上的選擇權,至少暫時只能以昭王馬首是瞻。
這個“暫時”自然是以魏國恢復國力的時間為界,不過如今看來,魏國想要回到戰前的實力,所費時日不會少。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魏國同時也是在未來這場風暴中最不需要擔心的。因為如果楚國對魏用兵,則必然會被昭國自西線輕易攻入,得不償失。
而昭國也沒有必要進攻已經向自己稱臣的盟友,至少在徹底打趴下楚國之前不會。
因此龍陽君此時反而是最好整以暇,能夠靜下心來欣賞舞蹈的。
如果說龍陽君是最愜意的,那么最為如坐針氈的,就要數太子丹了。
或許燕王喜還會沉浸在戰勝匈奴的那點喜悅中,但太子丹從齊楚會盟、三國和議中敏銳看到了燕國的危局。
有沒有人發現燕國如今的形勢很像龍門會盟時的某個國家?
對,就是那個沒人帶著玩,然后最先被滅掉的韓國。
太子丹嘴中的苦澀是再多美酒都無法沖淡的。當日燕王喜被甘茂所欺,執意要伐齊之時他就極力勸阻過。
然而老謀深算的甘茂死死拿捏住燕王喜的虛榮心,將以燕昭王自比的姬喜騙得團團轉。
可是如今的燕國能與昭王時相比嗎?
除了在大將秦開的率領下欺負一下東胡和朝鮮,燕軍已經多久沒有在戰場上戰勝過中原諸國了?
與其他已經湮滅在歷史塵埃中的老牌封國一樣,燕國與周王室的關系是最親近的。
燕國的國姓是與周天子相同的姬姓,因為他們的祖先是周王的親兄弟召公姬奭(shi,二聲),血統尊貴。
然而在以實力為尊的戰國大爭之世,連周王室本身都已經衰微到需要仰人鼻息,過去的榮光如何還能照射到燕國身上呢。
列國在談起燕國軍力之時,無不嗤之以鼻,蔑稱之為弱燕。
這種話沒人敢在燕王和他的面前提起,但太子丹又如何能不知呢?
列國卑燕,由來已久。太子丹當然想過扭轉這一被動局面。
五國謀昭就曾是擺在燕國面前最好的機會,太子丹很清楚這一點,因而即便燕王已經決意攻齊,連趙勝都已絕望之時他也沒有放棄。
為了能夠逼迫燕王加入合縱,姬丹甚至暗中派出了刺客。
然而秦舞陽被囚至今,荊軻自孤身逃昭之后下落不明,帶有姬丹重托的二人竟是都連昭王政的面都沒見上就都失了音信。
太子丹甚至如今都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