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噴嚏是如此巨大。
以至于正在思考熊橫的暴斃與黃歇突然死亡之間關系的扶蘇被嚇了一跳。
驚嚇之后,扶蘇猛然抬頭,卻又被張蒼鼻頭那膨脹而起的鼻涕泡笑不攏嘴。
“你先去換一身衣服吧,別染了風寒。剩下的可以一會兒再說,我還有事情要吩咐你。”忍著笑意,扶蘇半是關切半是好笑地著侍女帶著張蒼去換衣服。
“從我的衣物中找一身沒穿過的常服,給他先換上。”
“唯。”張蒼胡亂抹掉了鼻涕泡,努力將剩下的液體吸回鼻子,以奇怪的聲調告辭道“屬下暫且告退。”
張蒼下去換衣服,扶蘇自然不能干等著。
拿過筆墨,扶蘇寫起了向咸陽請求援助物資的信件。
信是分別寫給少府令和國尉的。
在給少府令的信中,扶蘇請求在下一批的物資中盡量多的準備一些抗疫藥物,比如此時已經為人所知,能夠對“瘟疫”起到效果的藥物,白芍、黃苓、甘草、知母等。
當然,扶蘇不會忘了那個著名的,此時還未被醫家發覺其神奇作用的神藥青蒿。
青嫩茵陳蒿草之中含有天然的青蒿素成分,是極好的抗生素。
可惜的是,此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青蒿的治病功效,往往將其當作雜草焚燒,而且如今已經深秋,早已過了收割青蒿的時間。
于是猶豫了片刻,扶蘇還是放棄了在信中寫下青蒿的名字。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
深秋雖然沒有青蒿可用,但同樣地,寒冷的天氣不利于疫病的傳播。
一方面,很多疫病都會利用蚊蟲傳播,而在秋冬,蚊蟲多休眠或者死亡,另一方面,冬天的人們更愿意呆在家中。
而且影響南疆的瘧疾多會在春夏爆發,而不是秋冬。
《禮記》中就記載過,“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
除了藥物之外,之前提到過的,為了生火而用的木炭也需要少府籌措運輸。
最后當然是為了過冬而準備的衣物。
蜀中雖是織物產量極大的地區,然而因為地震的原因,今年秋季的產絲是指望不上了。
而且大部分普通民眾當然是負擔不起絲質衣物的。
戰國時代人們冬天所穿的衣物其實與夏天的沒有本質區別。
唯一的區別就是冬天會比夏天多裹兩層布而已。
窮人穿麻,貴人穿絲。
而真正能解決百姓以及軍隊的冬天御寒問題的神器——棉花,此時還遠未傳入中原。
棉花的原產地是美洲與印度。
美洲自然是不用想了,中原雖然海船已經有了規模,但要穿越太平洋仍然是天方夜譚。
沒有強大的導航,動力系統和更先進的航船技藝,以及航海經驗,完全是不可能的。
印度的話,其實印度距離中原的距離相對而言并不太遠,但是因為喜馬拉雅山脈隔絕的關系,想要直接穿過去難度太大。
此時要去印度只能遵循玄奘法師選擇的道路,從西域繞道。
而這條道路,也同樣是蘭若寺主持雷舍從印度前來中原時所走的路。
開通西域,的確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然而這個念頭只在扶蘇腦海中閃了一瞬間,就又被他壓下去了。
統一都還沒能做到,此時考慮西域,仍然太早。
而且相比于西域的那些小國,統一之后的大昭所面臨的最大威脅還是在北邊。
根據草原上傳來的消息,以及去年秋天時的大規模入侵,一個足以成為所有中原國家威脅的大帝國,正在北方的草原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成型。
匈奴與中原之間,必然會有一場將決定或許未來千年格局的大規模全面戰爭。
第一封信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