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發生呢?
“更何況,不同于已經被大昭統治長久的蜀中,剛剛劃歸大昭統治的西魏與原楚國的新土,更是最有可能發生抵制的。”
口賦這項稅賦并非是大昭獨有的,整個戰國,乃至于其后的各個王朝都沒有取消這一項并不能直接帶來太多利益的賦稅。
東漢的口賦更是多征了數十年。當然,這是后話。
只論戰國列強中,各國也同樣都有口賦,只是名稱略有不同而已。
相較而言,大昭的口賦并非是列國最重,當然也不是最輕的。
口賦最重的是楚國。楚國中央集權的能力稀碎,楚王無法在土地上和貿易上收到太多賦稅,因而只能從被稱作口賦的“人頭稅”上爭取利益,以及限制各大族的膨脹。
當然,這也從側面導致了楚國人口的隱匿是列國最猖獗的。
而口賦最輕的齊國。
就如平原君當日所說,齊國坐擁山海之利,國內的商業氛圍也是最為輕松點,齊王完全可以從商賈中得利豐厚。
相比于那點人頭稅,齊國需要的是更多的人口去開發土地。
“新政推行必然會有反抗,這一點,我是有心理準備的。”
靳尚所言的,扶蘇自然不會沒有一點預料,他不是政壇初哥,怎么可能會單純地以為一項足以改變天下格局的政策會推行得一點波瀾都沒有。
至于西魏與楚國的新土會發生可能的挫折,扶蘇并未有太多擔心。
西魏有百里大夫坐鎮,更有數萬私軍可用,起不了什么大亂子。更何況,因為魏無月的關系,扶蘇在西魏的口碑不比大昭本土少差,甚至更因他一力解決了西魏的糧價、亂民等問題,在百姓間的擁戴要更牢固。
這也是樗里偲將西魏作為扶蘇“狡兔三窟”中的一窟的原因。
見扶蘇無動于衷,靳尚只能拋出了殺手锏,“那么對于昭王的態度,太子可有準備?”
始皇帝的態度?
對于一個能夠提升大昭國力的政策,始皇會有什么態度?
即便不會支持,最多也只是壁上觀而已,還能如何?
從扶蘇的表情中看出了茫然,靳尚笑了笑,“想來,因為滯留泗水,太子還沒有收到消息。”
“什么消息?”
能被靳尚拿到現在來說的,必然是非常重要的消息,扶蘇心頭突然略過一陣陰霾。
此時,又一道雷霆從天空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