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的時間,張小德長變了模樣,人也肥了好幾圈。他之所以來到銀杏山谷,并不是做什么買賣,而是來找人討要自家的祖產,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剛才黃藥師提到的楊縣令也不是別人,正所謂‘無巧不成書’。這楊縣令就是因為在邊界鎮官運不濟,任期內接連遭遇變故的楊永信。
鬧發活死人和怪物攻城,讓邊界鎮元氣大傷。朝堂本要拿楊永信治罪,他先使了大把的銀子買通監察御史,最后的結果就按天災,而非人禍處理。
就算這樣,那楊永信也惱火不已,天天怨嘆觸了霉頭,把他這么多年積攢的銀子都填了進去。
期盼著調到王城做官是不可能了,而邊界鎮百廢待興,未來幾年恐怕都沒什么油水,楊永信就又籌出來一筆錢,托人調離邊界鎮,誰知就來到銀杏山谷。
仕途就是錢途,沒有金銀開道是萬萬不能的。楊永信想往高處爬就得用銀子鋪路,他左心思右心思,想來想去就把眼光瞄準了張財主的產業。
張財主在邊界鎮怪物攻城中丟了性命,留下張小德娘倆和偌大的家產。
其實楊永信平日里和他們這些財主大戶們稱兄道弟,也只不過是酒桌上的財權交換,各取所需罷了,哪有多么深的交情?
張財主死后,楊永信曾在眾人面前假惺惺的承諾照顧張小德,誰知沒過多久,他就巧取豪奪,指使別人變著法的霸占了張家的產業。
那時張小德尚未成年,他們母子兩人毫無辦法。再說楊永信早已買通了各路官員,任憑誰去遞交告狀,都被人壓住。
張母見那些狀子交出去,無一例外的有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她因此急火攻心的病倒了。
也怪張財主平日里為人不善,他們家攤上這樣的事,起初鎮上的好心人還幫著出出主意,輪番接濟接濟,但時間久了,也就再少人過問。
后來張小德的娘病情加重死了,她臨咽氣前拉著張小德,艱難說了幾句話,“兒啊,錢財咱不要了,但張家的祖宅咱得要回來。
不然我和你爹的靈牌往哪擺啊?你又能去哪里棲身啊?我的兒!”
張小德就是想破天,也沒想到自己會淪落到這步田地,家產被奪,無依無靠,他娘的死也徹底把他壓垮了。
張小德肝腸寸斷,哭的兩眼淌出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