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友情也早分崩離析了。
當然,這并不是說卓群和402的室友之間真的就有那么大的仇隙。
彼此各奔前程是真。
可也不意味著反目成仇就能做得那么徹底,一點和緩的余地沒有。
畢竟還有那么多年的感情,畢竟還有過那么多的共同經歷。
等到大家冷靜之后,總要念點舊情,總要試圖和緩關系。
事實上他們之間確實有過實質性的聯系和接觸。
就比如2001年的年底,許云濤和張蕾要結婚,就邀請過卓群參與他們的婚禮。
卓群也拋去了舊日的怨恨,真心實意的送去了厚厚的份子——整整二十萬。
可問題是階級是有差距的,而且這種差距是隨著時間和處境的演變,會分化越來越大。
當許云濤和張蕾結婚的時候,其實卓群已經靠著年總的幫忙徹底解決了自己一身麻煩。
他甚至拒絕了京城電視臺的新合約,升級在國家電視臺重開了專屬自己的每周財經節目。
而且當時股市還正在暴跌中繼。
卓群因為對重大的政策解讀和走勢預判每每精準,每周的節目收視率甚至都快追上《新聞聯播》了。
于是,當他一出現在婚禮現場,登時成了比新郎新娘還耀眼的明星,徹底搶了一對新人的風頭。
爭搶著和他合影的人,求問股票走勢的人,比許云濤和張蕾還多。
兩家人的長輩、單位領導把卓群眾星捧月一樣圍了起來,恭恭敬敬的奉為主賓。
結果整個婚宴里,除了典禮環節,卓群被推舉出去,登臺站在新郎新娘旁邊講了一番話。
還有后面新人敬酒流程之外。
他就再沒有什么機會和許云濤、張蕾說話。
就更毋論和顧維嘉、何旭、李凱以及其他同學們聊天了。
所以這一次婚宴結束,無論是卓群自己,還是一對新人,又或是昔日的同窗們,幾乎人人別扭。
緊接著沒多久又迎來了校慶,卓群受邀前往,他本打算借此機會能和昔日同學們好好聊聊。
沒想到又是如出一轍的一套流程。
因為他成了校方的“重點照顧”的嘉賓,吃飯時也要和校方領導坐在一起。
連他曾經的班主任和教務主任都無份兒作陪。
這就再一次給大家提了個醒,卓群已經不是凡人了,和他們的生活具有了天然鴻溝。
無論是誰,或許可以在私下里對卓群的派頭詬病、不滿,甚至取笑。
但他們的生活已經注定難與卓群再有什么交集了。
事實上,這一點,對許云濤、顧維嘉、何旭和李凱來說,更是體味的深刻入骨。
因為過了半年,就輪到卓群要結婚了。
卓群專門給他們幾個下了請帖,但他們卻又不約而同的被一個問題給難住了——份子到底該給多少錢合適?
要知道,當初卓群可沒少照顧大家發財。
何況以卓群今日的名望地位,給少了也實在不像話啊。
別說二百了,就是一千兩千的,大家都覺著拿不出手。
可要往多了給,多少又是夠啊?
許云濤結婚,卓群可是給了二十萬啊。
如果照這種標準來,他們這兩年的工資都填進去,也不夠。
都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可說實話,真要是大富大貴的人家。
窮人也實在攀附不起啊,反倒會生起敬而遠之的心。
于是最終,這幾個老同學一起琢磨了個很勉強的數字。
那就是每個人出五千塊,再加上許云濤收的二十萬。
一共湊上二十二萬,讓許云濤代表大家給卓群送去。
至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