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驕元年,六月十三。
在這盛夏時日,伍無郁終于,見到了神都城。
離開這座城池的日子里,他連一丁點的懷念思緒都沒有。
但不知為何,現在他回來了,望著那雄偉的城墻,心中反倒有了幾分……酸澀。
城門外,人山人海,熱沸盈天。
無數百姓爭相擁擠,被眾多甲士阻擋著,努力眺望。
城門前,則是一眾文武百官,一身光鮮朝服,默默等候。
“呵呵,國師終于歸京了。”
武深思大腹便便,行至張安正身側,笑瞇瞇道“陛下讓張閣老與本王率文武百官出城來迎,看來很是心喜啊。”
張安正望著遠處緩緩行來的車隊,眼神有幾分復雜,但更多的是欣慰。
只見他看了眼武深思,抿唇一笑,“此戰,一掃十幾年邊疆渾噩,盡顯我朝神威。陛下心中多年積郁之陰霾散去,怎能不喜?”
“那是……那是……”
武深思連連點頭,然后眼神微瞇,摩挲著手上的玉扳指,好似喃喃道“也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封賞國師,按理來說,便是封個侯,也是應該的。”
聞此,張安正眼神微動,放眼看去,只見那衛隊的馬車,已然停下。
“他……太年輕了啊……”
“是啊,”武深思亦是喟嘆道“太年輕了……”
以軍功封侯,還是在這般年紀,難以想象,日后五年、十年,他能走到哪一步。
“不過……怕就怕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張安正喃喃一句,二人相視一眼,隨即不再多言,上前幾步,準備相迎功臣。
……
…………
萬眾矚目間,一只手臂從車間探出,撩開車簾,彎腰現身。
伍無郁站在車架上,左右眺望,只見入目皆為人海。
剎那間,嘈雜更甚,無數歡呼聲響起,他們激動地吶喊著,歌頌著……
百姓們不懂什么,他們只知道國師大人領軍,在西邊打了一個大勝仗,一個讓別國膽寒的大勝仗。
這,就夠了。足夠他們站在這,用以仰慕的目光,高聲呼喊,表達著那份自豪。
抿唇一笑,伍無郁在恭年的攙扶下,走下馬車。
“大人,我扶著您走。”
恭年低聲言語,知道大人走路會有異樣,他不想在這般場合,讓人瞧出什么。
但伍無郁卻是搖頭拒絕了。
看見大人推拒的手臂,恭年愣了一下,隨即默默收手,跟在其身后。
遠處武深思與張安正領著文武百官已然靜候,兩側則是眾多甲士,亮甲肅立。
在百姓的歡呼聲中,伍無郁挺直脊背,邁步走出。
第一步,沒人看出什么。
但第二步,就有人發覺不對了,歡呼聲弱了些。
第三步,第四步,第五……
受傷的腳腕用不上力,他淡然拖著那條腿,一高一低,緩緩走去。
“國師……受傷了?”
有人發出疑問。
隨即漫天歡呼,歸于寂靜。
走至一半,四周已然是鴉雀無聲,伍無郁停下腳步,看了看兩側,隨即朗聲道“縱觀四海,橫視八方。凡辱我民,必將滅之!”
清亮的聲音回響四周。
他們這才想起,當初出征,便是因為西域欺辱他們的百姓。
而他伍無郁,亦是像他說的這樣,不負眾望,大勝而歸。
“國師威武!”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隨即便是群情激奮,直沖云霄的吶喊,“國師威武!!”
高舉右臂,伍無郁環視四周,“大周威武!”
“大周威武!國師威武!!”
這一刻,他就是主角,名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