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沖鋒槍三種槍支的子彈。
至于說駁殼槍的子彈,中國人比西方人聰明的多,在山寨博克曼沖鋒槍和二十響駁殼槍的時候,很多兵工廠就已經將這兩種在中國大量應用的火力壓制性武器的口徑改成一樣的了。
二者之間,可以通用。
為此,負責給“決死隊”送行的少將旅座又不得不臨時削減給麾下兩個步兵團的彈藥補給,將近2萬發各式子彈和數百枚手榴彈給了“決死隊”。
別看“決死隊”人不多,也就一個加強連的兵力,但僅論輕火力和配備的彈藥,絕對是超過了半個步兵團。
光是那45桿伯格曼沖鋒槍,都能在一秒鐘內噴吐出數百發子彈,而日軍一個步兵中隊想達到這樣的火力值,得需要最少五秒鐘以上。
可以說,劉浪是利用現有條件下,最大限度的將這支人數不多的“決死隊”打造成了三十年代初期的“美械連”。
為了管理方便,“決死隊”總共被分成四部分,三個小隊和直屬劉浪指揮的隊部。
三個小隊每個小隊60人,擁有沖鋒槍士兵10名,步槍兵10人,爆破兵10人,其他士兵18人,2個輕機槍小組和3個擲彈筒組,三個少尉不管行不行,從軍銜上來說也只能是他們當小隊長。
副小隊長則由一名資深軍士擔任,老猴子因為先前在劉浪面前露了一臉,就直接被劉浪點名成為第3小隊副隊長。劉津佐則成為第2小隊的隊副,第1小隊的隊副則是何大頭,雖然這貨想賴在劉浪身邊,劉浪終究覺得他應該去學著指揮一個班以上的士兵。
甄大壯和莫小貓這種,自然是留在劉浪身邊成了他貼身警衛員,都是掛雙槍。另外的28人,合計15桿沖鋒槍和10桿步槍以及3名掛雙槍的士兵則由遲大奎指揮。
雖然隊部不過32人,但這32人的火力卻是并不比人數多他們一倍的小隊火力弱上多少,那也是劉浪壓箱底的力量。
不過在臨出發之前,劉浪又獲得了一個禮物。
那位已經甩手走了的師座大人,竟然又給“決死隊”送了一部電臺,本屬于218團團部的電臺,配給了“決死隊”這個連級單位。
看著背著電臺興奮不已跑來向他報道的莫宣卿,劉浪腦殼都是疼的。
甄大壯和莫小貓這兩位只能在當了劉浪的警衛員十幾分鐘后,就成了莫少尉的貼身保鏢,外帶另外三個掛雙槍的士兵,其中也包括那名從通信排考核進來名叫蘇卉開的軍士。
劉浪對他們的要求,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絕對保證莫少尉和他身后電臺的安全。
爾后,在朝陽徹底躍上山巒之上,日軍的攻擊又再度開始,炮聲再度響徹華夏古老的長城山脈的時候,踏著晨曦,在陸軍少將和明毓兩人的目送下,全副武裝的200多名官兵,悄然無息地走入大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