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仔跟姐姐們半夜三更被阿媽搖醒,睡眼惺忪、老大不愿意的爬起身來。阿媽嘴巴上喃喃催著姐姐們說快點不然來不及了,一邊手腳俐落的幫傻仔換衣服,然後收拾行李。
一切都打點完之后,傻仔就跟著阿媽下樓梯走出大門,往后拐,朝中英學校的方向走去。
中英學校毗鄰電訊局,再隔一條街就是火車站。
是的,傻仔一眾小孩跟著阿媽要搭火車去了。傻仔的阿媽是從一千公里外的檳島嫁到小鎮來的,好久也沒有回去了。一千公里的路程在傻仔小小的腦袋里跟無限畫上等號,讓五歲的傻仔很興奮的期待著。根據阿媽說,這火車程大概需要半天時間,也就是十二個小時。半夜三點出發,到目的地,北海火車站,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三點半了。這還不包括轉搭渡船到檳島,再搭公共汽車到阿媽的阿媽家里的時間。
而小鎮的好處就是,任何設施都在咫尺之遙,用不著打車,走路就可以到了。比方說,救火局,也就是消防局,也是在中英學校隔壁,政府醫院也在它隔壁,再過去就是郵政局。郵政局就正對著電訊局及火車站。
傻仔不曾深夜在街上游蕩,那是第一次。若大的街道上一個人也沒有,阿媽帶著姐姐們在前面走著,傻仔在后面只顧東張西望、開心的跟著,仿佛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涼涼的風、黃色街燈下的黑夜、新褐色的皮靴在馬路上嗑嗑的響,顯得特別的大聲,傻仔仿佛還聽到回音。
火車站很小、很簡陋,大約不超過兩百平方公尺。中間是候車間,放著幾排椅子,旁邊有個出口到火車月臺。右邊是售票處,后面是職員辦公室、郵寄貨物寄放處、廁所。左邊則是唯一的小咖啡檔口。小咖啡檔口沒有名字,二十四小時經營,老板一家人采取輪班制,因為火車在小鎮靠站的時刻通常都是非繁忙時段。
檔口后面一半的面積是廚房,說是廚房,其實大約也只有快餐車那樣的面積而已,左邊是泡咖啡,右邊則是燒烤面包。前面則是小得不能再小的餐廳,只能勉強擺下四套桌凳。
由于建筑面積實在是太小,老板就在廚房旁邊,本來是停放摩托車,也就是電單車,的地方以鋅片搭出一個空間,增設了幾張桌椅。
檔口只賣咖啡、麵包,雞蛋、糕點、及椰漿飯。由于是二十四小時營業,很多夜生活的人都會到那吃上一餐。所謂夜生活,除了燈紅酒綠的有錢大爺之外,最多的其實就是值夜班的工人。比如火車站的工人,巴剎的工人,外地來的羅里,也就是貨車,等等。所以在任何時候你都能在小咖啡檔口看到顧客坐著吃東西喝咖啡。
幾十年后重回小鎮,小咖啡檔口的后代把家族生意進一步發揚光大,在首都開設了好幾家連鎖店,而原來的咖啡檔口也進一步裝修,空間也變得比較寬大,挪用了候車間地段的關系。掌管咖啡店廚房的也已經不再是小檔口的傳人,而是本地與外籍勞工。當然,那時候的味道也消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