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日,默塵一直陪著廉頗,喝著自己釀的美酒,聊著分開之后的事,種種戰事讓廉頗大感痛快,仿佛與默塵并肩作戰。
不過默塵也發現廉頗似乎時常咳嗽,默塵讓自己三個便宜徒弟給廉頗看看,可是廉頗并不愿意看,似乎早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情況一般。
默塵一再請求,廉頗才同意,只是最后得出的結果卻讓默塵感到十分難過。
相對默塵,廉頗反而看開了一般,喝了酒,笑道“小默這其實并沒有什么,每個人都會有那么一天,能來見你一面,我揮下能走出你這英雄老夫已經很欣慰了。”
“老將軍,要不您別回楚國了,就留下來吧!小默還有很多事不懂,還需要您來指點呢!”默塵一臉誠懇道。
為此默塵本想挽留廉頗修養,廉頗也只是搖了搖頭,道“小默,你能如此心意老夫很高興,只是老夫老了,你有自己的路要走,老夫也不能耽誤了你,再說了,我在楚國也過的很好,你就不要掛心了。”
對此,默塵只能一臉傷感,不停喝著碗中的酒,似乎想把不快部灌醉。
數日之后,廉頗便帶著項梁還有哪個小屁孩項籍辭別,默塵雖然想讓廉頗留下來修養,可是廉頗不愿意,默塵也只能隨廉頗了,不過讓默塵有些意外的是,哪個小屁孩項籍似乎和默遠以及那些少年營隊的少年很合的來,離別的時候居然還在依依不舍相互道別,似乎還成為了好朋友。
這平靜的一段時間,默塵賣戰馬,與牛,還有各種皮毛可謂是賺了盆滿缽滿,不過默塵也發現這些購買戰馬的各國似乎很是急迫。
趙國因為買馬遭拒,本就與默塵不對付的趙王遷在郭開蠱惑下頓時惱羞成怒,當即下令要派大軍要進攻默軍,雖然有些大臣勸阻,可依舊改變不了趙王遷的決心,十月之初,趙王遷便命郭立率領五萬精銳大軍向往默軍進發,企圖剿滅默軍,而對外給出的理由則是默塵是趙國的叛軍,他們派兵剿叛天經地義。
得到消息的默塵對于趙王遷的動作有些不屑一顧,當初他憑借著數萬人馬都可以在趙國境內橫沖直撞,現在已經達到他比以前強上不止數倍,而是數十倍,他又怎么會害怕趙國那區區五萬人馬,至于郭立為將,對此他更不屑一顧了。
不過默塵還是當即下令孟銃為主將帶領一萬連弩兵,兩萬騎兵,一萬精銳步兵前往趙國邊界防守,并且還對外宣稱,只要趙軍敢走進默軍領地,那趙軍士兵就別想回去。
默塵雖然才四萬人馬,可是這四萬人馬可是經過無數大大小小的戰斗,就連中原其余各國做精銳的軍團,他們都敢扳手腕的主,而一萬連弩兵更是在于匈奴王庭決戰時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趙默兩軍近十萬大軍在邊界對峙,默軍擺出了對付匈奴王庭的戰法,盾甲兵前方防御,連弩兵緊隨其后,騎兵則分站兩翼,默軍整齊的軍陣,高昂的戰意讓趙軍一個個望而生畏。
郭立雖然是個草包,可眼力還是有的,他自然看的出來眼前的默軍那是精銳老兵,他雖然很想剿滅默軍,可見到如此精銳的軍隊,他也不敢輕易出擊。
就在中原各國都在關注默軍與趙軍誰更勝一籌的時候,就在兩軍快要打起來的時候,韓國被滅的消息也傳了出來,郭立隨即大喜,找到了一個理由回城,趙軍一走,最終默軍與趙軍也沒有打起來。
既然不打,默塵也懶得去管趙軍,安安心心的發展自己的地盤,至于爭霸中原,經過連番的作戰,默軍現在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地盤,只要人口增長起來,那便可以穩固的發展。
還有一點,他并不想參入中原的戰事,他早已經知道了歷史大概的軌跡,秦國最終會統一中原,那自己再趟中原的渾水,無疑是給中原的百姓造成更大的傷害,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再說了,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