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默軍的條件,想要爭奪中原也不現實,拋開糧糧草輜重不說,單單一個人口不足便難住了默塵,至于想要攻陷其余他國城池再招兵買馬,不說能不能招到,就算招到自己敢不敢用都是個問題。
至于爭奪天下的說法,默塵只是嗤之以鼻,爭奪中原就是爭奪天下了么?除了中原之外,還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等待著他的征服。
以默軍與秦國的關系,秦國自然不會進攻默軍,而燕趙兩國也擔心自己進攻默軍會導致默軍完與秦軍聯合,這就造就了默軍可以置身事外的局面,正當中原各國打生打死的時候,默軍也進入了穩定的發展。
而秦國在滅掉韓國之后,似乎也安靜了下來,并沒有對其余各國越界,這讓其余各國也暗暗松了口氣。
至于說最不擔心的似乎只有默塵了,他似乎一點都不關心中原的局勢,每天處理完事務,便與贏瑋琳和白亞梅在草原上騎馬狩獵,這一段時間也讓三人的關系順速的升溫。
就這樣過去了一年多,一年多的時間里一批批新生兒在默塵的政策下延生了下來,開始了他們的人生,也代表著默軍的希望。
而中原各國似乎也如同約定好了一般,雖然邊界小規模的沖突不斷,可是大仗卻沒有。
就在中原百姓以為可以安安穩穩生活的時候,趙國卻好像時運不濟一般,連續多日不降與,連連干旱,本來趙國還可以應付,可趙國北部又突然發生一場大地震降臨了趙國,不僅如此,伴隨著大地震還有大饑荒,可謂是讓趙國雪上加霜,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百姓人心惶惶,而就在這時候,李斯再次來到了平原城。
李斯來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秦國與默軍合作,共擊趙國,平分趙國領土。
默塵覺得自己的發展目標還沒有完成,便拒絕了聯兵的請求,并明確聲明不會參入中原的戰事。
看著態度如此堅決的默塵,李斯也只能回秦國去。
沒過多久,秦始皇便派王翦、楊端向趙國發動面進攻。
秦軍將剛占領的韓地改建為潁川郡,并以此為跳板,趁趙國被各種災禍攪得手忙腳亂之時,發動了進攻。
秦軍以王翦與楊端和為將,分南北夾擊邯鄲,趙軍負責守城的仍然是秦軍的老對手,李牧。
李牧采用高筑城墻、廣積糧,堅守不出的策略,與秦軍對峙,
秦軍一時半會兒也奈何不了這種龜縮戰術,被阻擋了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