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下著若有若無的細雨。
空氣有些清冷,但是路兩邊看熱鬧的百姓,卻勁頭十足。
“這是干啥呀?”
“咋這么多漢軍?”
“聽說是啥發工資?”
百姓們議論紛紛,街上,空著手的漢王親軍,排著整齊的長隊,一隊騎馬的騎兵,在維護秩序。
長隊的盡頭,是一處高大闊氣的建筑。
門上幾個大字,大漢皇家銀行。
銀行是干啥的?百姓們摸不著頭腦,愈發好奇。
別說是他們,就是路邊茶樓酒家二樓雅間里,那些坐看的富商們,也都不懂。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銀行看不懂,那些跟標槍似站著的士兵,他們也看不懂。
聽說是漢王給手下發錢,當兵的哪個見了錢,不發瘋狂。就這么直挺挺的站著,等著叫?
千古奇談!
不過,富商們只能心里說,嘴上不敢說,街上這些兵就算沒有兵器,也是兵。而且是天下,最可怕的兵。
其實那些隊列中的兵也很緊張,不住的摸著,自己兜里那個帶硬紙殼的小本本兒。
存折?以后靠著玩意拿軍餉,靠譜不?
哪怕就是勒緊褲腰帶,朱五也決定發軍餉。
但不是誰都有,漢軍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不是平均分配。
老兵,有功的,殺敵多的,精銳戰兵一類軍餉。
軍餉的數目,由年份,參加的戰役和殺敵數構成。
但是一年以下新兵,包括降兵,沒有軍餉,只有恩賞。
漢軍還有大量的屯田,屯田用來安置傷殘老兵,和淘汰的軍中老弱。
軍兵若不想要軍餉,可以累積起來,在屯田中兌換土地。
軍人的土地,十征一,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苛捐雜稅。
朱五這一舉動,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對。養兵是個無底洞,漢軍淘汰老弱之后,依然有將近三十萬人的數字。
現在漢軍中可以拿軍餉的軍人,達到二十萬。而且隨著版圖的擴張,時間的增長,這個數字以后將越來越多。
財政收入才多少錢?
長此以往,一旦發不出軍餉,豈不是要嘩變。
但是朱五,有自己的堅持。歷朝歷代,嘩變的主要原因不是國家不發軍餉,而是當官的吞了,黑了,挪了。
這也是為什么朱五用銀行替代官員發軍餉的原因,還沒發就想著發不出來,能發出來才怪。
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底氣,現在大漢已經開始鑄造洪武銀幣,洪武通寶。
還有鹽稅這一塊,加起來支付軍餉,綽綽有余。
再者,發軍餉對大漢這個新生的政權,對朱五個人,有著莫大的好處。
況且,這樣一來,所有的兵就只認他,只會是他一個人個私兵。
反正朱五來了一次一言堂,別跟我說錢,找錢是你們事。
一位軍官,從銀行的門里出來,從最前面的隊列開始點數。
“一,二,三,四,五!”
一行四人,五行二十人。
“俺點到點,全體都有!”軍官喊了一聲,“立定,齊步走!”
二十個士兵,在百姓和富商們驚詫的目光中,邁著整齊的腳步,進了銀行。
銀行里面很寬闊,高大帶著鐵欄桿的柜臺,一個個忙碌的賬房先生。
還有柜臺前,排隊的士兵。
老兵王二毛緊張的走到柜臺前,掏出自己的小本兒,按照長官事先的交待,結結巴巴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