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官學絕對不同。首先第一點,百姓中,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可免費讀?!?
“嗡!”群臣們忽悠一下,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更是青史留名的事。
“教書的先生就從當地的讀書人中選,再過些年咱們國子監有學生了,也可以選派到地方教書,當然當教書先生是拿不到幾個錢的。不過,履歷嘛,呵呵!”
眾人屏聲靜氣的聽著,腦子里飛快的運轉。教書不能全看錢,為人師表本就是讀書人追求的東西。
再說,再窮也不會窮了老師。父母官讓地方大戶人家捐獻一點,盡夠開支了,何況還有履歷一事。
“縣公學起蒙為主,不拘泥于讀書認字,也可以教一些算數記賬之類可以謀生的學問。”
朱五慢慢說道,“公學三年制,一年考一次,成績優異的。可以送到府學,繼續免費學習。貧寒的子弟,可以住校,反正房子有的是,不差一張床。將來咱們江山一統,還可以設立獎學金,專門獎勵窮人家的讀書郎。”
眾人心中驚濤駭浪,如此一來開啟民智,盡收天下民心,這是古之少有的德政呀!
“我說這些,只是我初步的想法,也只是一個方向。具體的還要你們這些大臣去商量,卻琢磨,去定!”
朱五接著笑道,“我這輩子兩大心愿,一是讓天下人吃飽,二是天下少年人人知書達理,不當睜眼瞎。
雖然如今蒙元壓咱們一頭,大漢最終的結果還未可論,別人聽了這話,會說我大言不慚。
但是不能因為天下未定,前途未卜,這些事就不去做。因為天下大定之后,還有大定之后的事!”
眾人心潮澎湃,漢王如此心胸氣度,天下何愁不平。
此時,朱五對沉思的李善長笑笑,“老李,學部是花錢的部,以后少不得和你這個大管家伸手要錢,你要是為難和我說,我可以從鹽稅里,每年抽點出來!”
“不用!”李善長激動的站起來,拜道,“主公,戶部有錢!這個錢只要用在天下讀書郎得身上,臣就是刮地三尺,也給弄出錢來!”
“好好好!”朱五連說三聲好,“我就知道你老李是明白人!”說著,又看了眼眾人,拉長聲音說道,“這個學部大臣嘛?”
文臣們趕緊立起耳朵,目不轉睛的看著朱五。一些身上有功名的人,甚至在想,要不要上書,請調學部。
朱五笑了笑,忽然話鋒一轉,“我看,不如這個學部大臣,咱們找天下的名儒擔任!大臣么,有正有副,一個人也管不了這么大攤子,多請幾個有名的大學問家,如何?”
“主公圣明!”
眾人臣贊,唯獨又是李善長沉思不語。
因為朱五那笑容他太熟悉了,他這又是給誰挖的坑,又要算計誰?或者說,算計某一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