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在李存義身邊,冷笑著說道,“你知道為什么俺們這些窮漢子,最恨貪官嗎?”
“俺們以前沒日沒夜拼命干活,可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看不著希望,沒有奔頭。活不起,也死不起,住不起,病不起。”
“可是你們呢!你們這些官,什么都有,吃不完喝不盡,花不完使不盡。”
“本來你們就比俺們強那么多,要啥有啥,穿衣吃飯,讀書看病都有人給你們管了,你們還貪!”
“可我們就算累死了,也只能原地打轉轉,吃頓白面就算過年。還得聽你們的管,給你們磕頭作揖,乖乖獻上俺們省吃儉用,牙縫里省出來的血汗。”
“你說,你們可恨不可恨!”
~~~~·
“既然主公讓臣說,那臣就斗膽直言。”
劉伯溫直視朱五的目光,“臣以主公每餐一菜一飯為例。古人云,君子以儉德辟難,儉,對于君主而言,是德政是好事。但儉不是苦,更不是苛責,刻薄。
主公每餐只一菜一飯,并借此告誡群臣恪守勤儉,是不是過猶不及,矯枉過正?
須知勤,儉,樸三字,只是相對不是絕對。
君王用儉以身作則,是千古美談。但君王之儉,不同于百姓之儉,君王若故意以百姓之儉,約束百官,是否太過強求,苛責!”
“我沒有要求百官和我一樣一菜一飯,我只是念在百姓供養(yǎng)不易,所以才削減宮中用度。”朱五冷冷道,“再說,我何時要求百官和我一樣一菜一飯?”
“臣,是在勸誡,主公為何惱怒!”劉伯溫依舊直視,“臣知主公心中是有此意,臣亦知主公是用言行,告誡百官,但真全是如此嗎?”
“臣斗膽直言,主公是見不得貪腐,見不得官員享樂,是以覺得,所有官都是貪官!”
劉伯溫繼續(xù)正色說道,“臣曾聽聞主公言,爾等不愿做官,天下有地是人搶著做官。主公心中,對于天下讀書士人,不是頗有微詞,而是有積怨。對于百官地約束不是全為了公心,而是不信任!主公不信任我等文官!”
其實朱五的原話不是如此,而是朱五對官員們說,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官兒有地是,你們不愿意干,換別人來比你們干地更好。
劉伯溫今日直接說在了朱五地心里,也說出了朱五對于文官們地真實心態(tài)。
“我說的是貪腐,你說哪里去了?”朱五惱羞但未成怒,“大漢才建國幾天,就出了李存義這的官!為了錢,開賭坊,結黨營私,官商勾結,以權謀私!這是查出來了,還有多少沒查出來的呢?”
“大漢才過幾天安穩(wěn)日子,前線的將是日日操練,準備作戰(zhàn),后面的官員開始享樂。我這么約束還控制不住,我要是不約束豈不是夜夜笙歌,醉生夢死。”
“還不信任文官?怎么信任?難道就任由他們一邊當老爺高高在上,一邊往家里嘩嘩摟錢?就遷就這群蛀蟲!”
劉伯溫依舊直視,“這正是臣要勸誡主公的地方,官員貪腐之事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心懷怨憤。
李存義等人只是個別,主公為何以點帶面?他們犯了王法,主公處置就是,切不可因此心中在對臣子們,有什么懷疑之心。臣子是臣子,不是賊,主公要信,不能防,幾個害群之馬不能代表全部文官!
主公是漢王,不是普通百姓,不能太過偏激!”
“我明白你的意思!”朱五嘆口氣說道,“我這人窮慣了,以前看當官的不順眼,不信任他們,現(xiàn)在也是。”
說著,朱五溫和的笑笑,“劉基,你的苦心我明白了。我這人性子不好,你怕說深了我生氣,說淺了我不懂。為君之道,不可苛責刻薄對待臣子,其實這兩日我自己反思,也知道有些事,做得有些錯了!”
然后,朱五又笑笑,“第一次當君主,總是要有個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