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張明偉便點點頭,微笑著對崇禎皇帝說道“這些天,看檔案看的,確實又想起了幾個。第一個想給陛下推薦的,是原首輔溫體仁的老鄉閔洪學。”
這個閔洪學,是萬歷二十六年的進士,擔任過很多地方官員,曾巡撫云南,兼建昌、畢節、東川等地方理軍務,兼督川貴兵餉。并在云貴等地修路,推廣學校以教化少民,用這種方式同化大明西南的土著,減少叛亂的機會,降低調兵平叛的成本。
后來被首輔溫體仁提拔,讓他擔任吏部尚書,以掌握朝中大權,不過卻引來了東林黨和周延儒黨的猛烈彈劾,因此,才擔任不久,就不得不被迫辭官歸鄉。到了后來,溫體仁也被趕出了朝堂。因此,閔洪學便徹底被朝堂遺忘。按原本歷史發展,大明亡國之年,閔洪學也去世。
在給崇禎皇帝的介紹中,張明偉主要講解了閔洪學在地方上的施政,特別是云貴等地的那些修路教化的政策。這是從根本上解決西南少民之亂,不過在后世,卻沒多少民聲。一如昌黎之戰,在后世也沒什么名聲。
說完之后,張明偉有點感慨地說道“就是這個閔洪學的年齡有點大了,又被趕出朝堂,同鄉的溫體仁哪怕當了首輔,最終也死了。不知道他還愿意不愿意出山?”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的臉色頓時紅了紅。像這些朝堂重臣的罷免,自然是要經過他的點頭才行。很顯然,他又一次被底下的臣子給蒙蔽了雙眼,做出了錯誤的決斷。
稍微尷尬了一下,崇禎皇帝便誠懇地說道“大明危難之際,急需人才。朕親自寫一道旨意,定要請他再幫朕一把!”
確實,有足夠的誠意,那估計不會有問題。
在張明偉點了點頭表示這樣做可以之后,崇禎皇帝便又眼巴巴地問他道“先生,還有么?”
“還有一個!”張明偉聽了,便又對他說道,“松江知府方月貢,如今是以貪污銀子三千兩而被逮捕入獄中。但是,據我所知,他在擔任松江知府期間,不但重拳出擊,平定松江府的賊盜??埽疫€為當地百姓修了防海潮的石塘,哪怕到了后世我那個年代,當地百姓都還感恩他……”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的的臉色又有點黯然,為什么好官都遭遇不幸?這又是一個能做實事的,結果又在獄中。
“……在修筑那長達九里的石塘時,地方官府肯定沒那么多錢,他就每日拜訪當地鄉紳,軟硬兼施,規定富戶有田百畝者,一律勸輸每畝銀八厘,以供筑塘之用,硬是從他們手中摳出了修石塘的銀子……”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立刻便想起了張明偉之前說過盧象升的因糧之策和孫傳庭在實行的清屯充餉之策,就和這個方岳貢的法子一樣,本質上都是從富有的鄉紳身上找錢,而不給貧窮百姓增加負擔。
“……另外,方岳貢革除弊端,不許衙門、公差層層克扣,并隨時訪問督工人員,檢查發出的銀兩是否全部給領,才使得石塘工程順利完成。”
張明偉說到這里,有點感慨地點評道“在這個亂世,這算是為數不多能干成的一件實事,有意義的事情!但是,也是因此,他得罪了一大批有權勢的人,所以就成了貪污三千兩銀子入獄了?!?
崇禎皇帝聽到這里,正想開口時,就聽張明偉又道“根據一些記載,不知道真假。說李自成進京追贓助餉時,就只有這個方岳貢府上搜不到一點銀子,不管如何嚴刑拷打,也沒有收獲。最終李賊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個清官,就放了他,但他隨后便上吊自盡了。”
后世對于這個方岳貢的記載,主要就是集中在他在上海時候修筑了那條造福后世的石塘。只是這個事情,在明末亂世中得以實現,也確實是不容易的。
崇禎皇帝聽了,長嘆一聲。不過很快,他精神一振道“朕即刻下旨,還他一個清白,讓他好好地為朕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