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他便又帶著殷切之心問道“先生,還有么?”
一次開革了那么多官員,雖然確實不缺做官的人,可他想要的是,有本事的,有能耐的,能幫他中興大明的官員,而不是換上另外一批尸位素餐的官員。
為此,哪怕他再次會被證實眼瞎,那也是顧不得了。
張明偉看著崇禎皇帝一臉期待的樣子,想了一下便道“這次一下開革那么多官員,算是展現了陛下之君威。但是,光憑雷霆不能持久,還需有雨露恩澤才行……”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不由得點了點頭,靜靜地聽著張明偉說話。
“……忠烈祠差不多完工了,為盧象升正名,進忠烈祠永享大明香火,陛下不妨大張旗鼓地來一番,讓天下人知道,陛下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張明偉邊想邊說道,“另外,盧象升家族,為抗擊建虜而死達百余口。他的幾個兄弟也皆是死節。不如恩賜提拔他們,讓他們秉承盧象升之志,為朝廷效力。”
崇禎皇帝聽了,深以為然,用盧象升的這些兄弟,那肯定好過那些尸位素餐的。于是,他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隨后,他還想壓榨張明偉時,宮門外候旨的三個人已經到了。
于是,崇禎皇帝只好放下了這個心思,先面試張明偉推薦的三個人了。
左懋第和堵胤錫都已經四十多歲的人,見識學識什么的,基本上已經是差不多了的。很自然地,在和崇禎皇帝的交談中,展現了他們實際就有的水平,贏得了崇禎皇帝的歡心。
特別是崇禎皇帝基于明亡在即的認識,還有張明偉對他普及過的大明滅亡方面的分析,從這幾個方面的提問考核,這兩人的回答同樣讓崇禎皇帝滿意。
面試完畢,崇禎皇帝不由得轉頭看向張明偉,笑著說道“先生推薦的人才,甚合朕意啊!”
聽到他這么說,那就更加證實了是張明偉舉薦他們,是為他們的恩主。對此,不管左懋第,還是堵胤錫,心中都對張明偉非常地感激。
因為他們自己也從和皇帝的交談中,知道自己表現不錯,該是有讓皇帝重用的機會了。
然而,他們兩人卻是萬萬想不到,他們的重用,到底是有多重用!
只見崇禎皇帝轉回頭,先是看相左懋第,親切地對他說道“朕剛罷免了碌碌無為的吏部尚書,就著卿替朕掌管天下官吏之任免,考核。整頓吏治之重擔,卿可愿意為之?”
“……”左懋第聽得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才是戶部給事中,七品官員的御史而已,按理來說,就是巡查天下,最多走得是巡撫、總督這類封疆大吏就已經是了不得了。可沒想到,皇帝卻要任用他當吏部尚書。
要知道,大明規定,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免考核,都是歸吏部掌管。吏部尚書,那是有“天官”的尊稱,論起權勢,是可以和首輔分庭抗禮的。甚至有一些官員,如果可以選的話,是寧可要吏部尚書這個職位,也不要首輔的。
不過話說回來,權勢越大,責任自然就越大。大明吏治敗壞如此,吏部尚書絕對逃不掉責任。而要想改變大明吏治,實在太難了。
回過神來的左懋第,自然知道皇帝所說整治吏治之重擔有多重,看著皇帝注視著他,忽然,他正了下自己的衣冠,渾然沒有顧忌這是中旨,當即回奏道“微臣定當竭盡所能,替陛下管好吏部!”
剛才他們進宮的時候,已經看到那么一大堆官員被錦衣衛趕出去,從官員的角度說起來,這崇禎朝當官的風險其實也挺高的。但他壓根就沒想這個,就答應了。
眼看著左懋第竟然一下升任吏部尚書,堵胤錫和閻應元都看得瞠目結舌,這得有多越級提拔啊!
事實上,崇禎皇帝這個事兒又不是沒干過,周延儒,就是被他越級提拔,官場資歷沒幾年,不照樣被他提拔成了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