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李自成和張獻忠他們,都被朝廷官軍打敗過無數次,哪怕是到了崇禎十五年,在原本的歷史上,革左五營和李自成所部的聯軍,都被黃得功他們打敗過。
但是,流賊的優勢,就在于能以非常快地速度卷土重來,就和沒打敗過一樣。甚至越打越強,為什么?
就是地方秩序無法得到恢復,敗卒、兵災等所引發的難民等等無法安置,光是殺一些人根本就起不了作用。
而要想改變這個局面,就需要朝廷有足夠的錢糧來穩定一切。
而如果要想快速來錢,最方便的,當然是抄家問斬。南方這邊,最有錢的人是誰,鹽商!
張明偉的目標,就是他們!
自從萬歷末年潘季馴治河以后,黃河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沿著黃河南下,能直達揚州。
可以說,張明偉的首站,就是奔著錢,奔著鹽商去的。
為此,他當然有和崇禎皇帝奏明過計劃,在大軍動身之前,就已經派了錦衣衛先一步秘密前往揚州府。
古代的交通,讓后世穿越過來的張明偉,非常地不習慣。一日高鐵能達的行程,要走一個月,真是見了鬼了!
這種交通不便所消耗的時間,也讓他有點憂慮。
明末為何一直兵災不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流賊打不死。就比如說這一次的開封之戰,雖然表面上是大捷,不過更多的確實是托了李自成的福,才滅了羅汝才。要不然,被羅汝才跑掉的話,他肯定能卷土重來。
而以崇禎十五年這時候朝廷官軍的實力,要想打殲滅戰,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流賊實力強大,且不是死人,打不過,他們是會跑的。
為什么說穿越明末會是地獄級的難度,其實真得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如果不能快速殲滅流賊,遼東建虜勢必會插足進來,朝廷官軍的實力有限,到底是打流賊好呢還是打建虜好呢?
哪怕是這一次,如果李自成下定了決心,又趁著張明偉前去江南平亂的時候,卷土再入河南,雖然那邊有堵胤錫在,針對流賊可能再次過來,也做了安排。但到底能不能利用那么多降卒防住李自成所部,也是一個問題來的。
一如原本的歷史上,勇衛營強吧,打那個流賊都是勝仗。可是,流賊太多了,根本打不過來,到了后來,只能拆開了分別去打流賊,最終便被淹沒在流賊海中,根本沒有起到扭轉局勢的作用。
想著這一切,張明偉便唯有從輿論戰上面,進一步去影響流賊。
為此,有關李來亨棄暗投明的事情,他都專門寫了一個評書出來,刊登到《明報》上,盡量多宣傳。
雖然一直在行軍,不過張明偉為了這江南之戰,早就開始了準備。不少措施,都是快馬先大軍一步就派出去執行了。
終于,在崇禎十五年九月中旬的時候,張明偉領著大軍,水陸兩岸并進,已經離江南最為繁華的揚州不遠了。
江南這邊,自然聽說了十萬大軍會到的消息。而且興國公明確說,大軍到揚州府后會休整幾天。一時之間,官場和民間都為之震動。
如今的江南流賊,也就是以革左五營和八大王兩部為主,主要是活躍在南直隸轄下的鳳陽府以及廬州府和安慶府,位于應天府上游,自然離揚州就更遠了。而揚州府本身這邊,只有零星毛賊而已。
很多人,特別是官場上的人,包括地方鄉紳,那是不希望興國公到揚州府來的。因為他們知道,這位當朝興國公權勢之大,目前看不到有扳倒他的可能。最為關鍵的是,這位興國公在中原所做的一切,對于他們這類的人并不是很友善。
為此,隨著大軍越來越近,街頭巷尾的,一些傳言便越來越多。
“我們揚州府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