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這一點,還在山海關時,他們都已經是知道的。
海州衛南通旅順和山東,北達遼西和京師,戰略位置相當重要。
并且在建虜崛起之前,遼東這邊最為繁華的地方,以遼陽和海城為最。
遼陽是當時遼東的政治、軍事中心;而海城因為其關鍵的交通要道,是北去遼東,東去朝鮮和山東,西到遼西和京師的關鍵節點。
如今經過建虜肆虐,海城的繁華已經褪色不少,不但是人口大幅減員,而且南來北往的客商、人流也是大幅減少,加上建虜定都遼陽,和遷都沈陽,這海城當然就沒法再和遼陽那邊相比了。
但是,作為曾經遼東這邊最為繁華的城鎮之一,底蘊還是在的。如果明軍能打下這里,影響絕對是非同小可,遠非蓋州和金州等地可比。
而海州城,舊為土城,洪武九年靖海侯(吳禎)督同本衛指揮劉成等創筑,包砌以磚。周圍六里五十三步三尺,高三丈四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三丈五尺,周圍六里八十三步。城門四,東曰鎮武,南曰廣威,西曰臨清,北曰來遠。
要說這城池,也肯定是堅固的,不好打。不過在原本的時候,面對建虜的進攻,也根本沒有發揮出該有的作用。
此時,聽到李來亨的答復,陳明遇還是擔心,便提醒道“海城如此之重要,建虜肯定重兵防御。我們只有五千騎兵,攻城實非所長??!”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來亨聽了,卻是不以為然道,“我們領命前來遼東,本就將生死置之度外,打不下來,我們是騎軍,跑就是了!”
這也是他打慣了這樣的戰事,很自然地就說出了應對策略。
而陳明遇那打過這等規模的戰事,之所以能得游擊之位,還是因為閻應元需要有知根知底的人作為幫手。加上張明偉也從歷史上知道他忠義,而不是他的軍事才能。
因此,被李來亨這樣的老手一說,他就有點啞口無言,沒法反駁了。
雖然此時的陳明遇心中還是非常擔心,可他說不過李來亨,加上李來亨是這次的主將,還是興國公看重的人,他便只能無奈地接受了。
對于陳明遇的想法和擔心,李來亨其實非常清楚,不過他壓根不在意。
雖然國公在當初臨別之時,曾對他說過,要他完成事情后盡可能帶著將士們活著回去,等到他日再和他一起領兵踏平遼東,可李來亨卻沒有畏畏縮縮。
從年少之時,就在流賊軍中。那個時候,就已經是把生死置之度外。要是經常擔心死不死的問題,估計就早死了。
此時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去增加勝算而已。
因此,雖然李來亨因為坐船久了的原因,身體同樣非常疲憊,可他卻是在堅持,一邊部署夜不收,大規模地撒出去。只有一個要求,遇到活物,全都留下,斷然不能讓軍隊登陸的消息走漏出去。
另外,他又指揮下船的將士立刻休整,爭取盡快恢復體力和精神。這一塊內容,他交給了陳明遇去負責。
就這么忙碌著的時候,太陽慢慢地升高了。
忽然,在遼河出海口這邊,有一艘船往大軍集結這邊過來。在這艘船的后面,還吊著一艘小一點的船。
在靠岸之后,一隊明軍便帶著一個身穿便衣,但是腦袋瓜子上卻是金錢鼠尾的人過來。
所有看到這一幕的明軍將士們,都有點好奇地盯著那個金錢鼠尾。特別是那些秦兵,他們基本上就沒見過建虜的樣子。此時看到這人的發式這么怪,便知道這個便是傳說中的建虜,就都一個個盯著看,心中有點不以為然。
還以為那傳說中的建虜真是什么怪胎,原來也是和漢人一樣,兩只眼睛一張嘴,并沒有什么區別。
而這個金錢鼠尾看到這里竟然聚集了如此龐大的水師,還有那么多的朝廷官軍上岸,還都是騎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