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等多鐸回答,就自己回答道:“你還記得錦州城是如何被明軍打下來的么?還有鎮江堡!”
這兩處地方,事后建虜當然有核實清楚過。從那痕跡上就能看出來,大概是什么情況。
對此,多鐸當然也是知道的。
因此,聽到這話之后,多鐸便轉頭看向極遠處的明軍大營,看著那邊的動靜,隨即冷笑一聲道:“無非是火器更厲害一些罷了!打仗,可不止是火器厲害就能贏的。如今我們有防備了,明軍還能如愿?”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
在這個世上,特別是對于久經戰陣的老將來說,如果事先有防備,就會采用針對性的策略來避免損失。
一如錦州那樣的,就不會再讓明軍有投石車靠近海州城的機會。至于鎮江堡那樣的,那是因為沒有對等的紅夷大炮。
而這一次,海州城這邊,就從遼陽等地,都有運來紅夷大炮。孔有德所部對于火器的精通,是建虜這邊最好的,因此,海州城頭的火炮都是孔有德在負責。
這么想著,多爾袞的性子決定了,他還是有些擔心。便決定先試探明軍,看有什么情況。
多鐸聽了,立刻請戰,親自領兵出城。
讓建虜有點意外的是,明軍并沒有應戰。只是防御為主,就是在修建營地。看那架勢,營地不修堅固了不會出戰。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兩天。
多爾袞對此正在疑惑呢,有探馬回報,說后方的明軍放棄了蓋州,后續兵力押解著糧草到達了耀州驛。這么一來,明軍的兵力便都集中了起來。除去守衛耀州驛之外,海州這邊的明軍便能再多兩萬人馬。
“明軍是在等這個兵力,然后再和大清開戰?”
“可是,后方沒有兵力護衛糧道,難道明軍后面就不運糧了?”
“明軍有這個把握,能打贏大清?這要是打不贏的話,沒有后路可言,就會一敗涂地,全軍覆沒,退都沒機會退的啊?”
一個又一個疑惑,從多爾袞的腦海中冒出來。
明軍的反常,反而讓多爾袞越加地謹慎。雖然有多鐸在催著,他也不敢輕易進行決戰。
一直到這一天,探馬的回報,終于解開了他的疑惑。
“什么?”多爾袞很是吃驚,“遼河上有冒煙的船,從海上拉來了大批的糧食,運到明軍營地去了?”
這個時候,他才恍然大悟,為什么明軍的大營綿延之下都扎到了河邊去了。原本他以為,是取水更方便,結果原來是運糧更方便。
冒煙的船是什么鬼,他已經顧不得去操心了。他就只知道,明軍的糧道,其實是改為了遼河上。
多爾袞心中盤算著,明軍之前不戰,是覺得兵力不夠,等待后續兵力跟進;扎好了營地,糧草才從河道運送。這么一來,反常的情況便都有了解釋。
搞明白了這些,多爾袞終于下定了決心,要和明軍進行決戰了。
實際上,他也拖不起。
如果戰事拖久的話,建虜這邊也要消耗糧草。到時候,不得已之下,還沒有成熟的麥子都要收了送來海州,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多爾袞不知道,就是他的謹慎,讓張明偉省了好多精力和心思。
算算日子,張明偉感覺差不多了,也決定開始進攻,要不然,時間拖久了,他也擔心糧草問題。
崇禎二十年八月初三,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氣溫也算是合適。
明軍大營這邊,首先有了動靜。
一隊隊的明軍將士列陣而出,在騎軍的護衛下,推著偏廂車往海州城這邊而來。
五六萬人馬鋪開,那是人山人海,相當地壯觀的。
看到這個動靜,多爾袞剛好也已經做了部署,便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