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故而這幾天,就是來到勤政殿小坐片刻,不說話,也不打攪衛子殷。
這天,禾苗剛進了勤政殿,一個小侍女就從門口跑了進來。
殿下,柔嬪娘娘傳旨,求見殿下!
衛子殷聽了內侍的吩咐,就點頭,小內侍便出去宣人,只是禾苗身子向內走去,不愿出現在柔嬪面前。
只是她心里想的是柔嬪嗎?真的,她從來沒有見過那個女人。
禾苗來到正陽宮的日子也不短了,只是偶爾聽到衛子殷在談論她,而兩人卻是從未真正相見。
衛子殷會去柔嬪的白芍宮中看望她。
禾苗站在屏風后面,只望著外面裊裊婷婷的女子走來,身形纖纖,便是那個輪廓也是極美的。
香妃遲早都聽聞柔嬪的故事,雖然說宮中一向以三妃為首,金貴妃最為強勢,淑妃最能拉攏人心,靜妃最受人尊敬,但柔嬪這個本名叫陳楠蘇的人,她的父親原是肖景國的一位異性親王榮王陳炳坤。
榮王當年血染疆域,幾度為王室所殺,可謂是先皇征戰四方的肱骨之臣,后來因舊傷復發,英年早逝,留下陳楠蘇一個孤女,先皇憐憫她可憐,便將公主封留在宮里。
自幼便與衛子殷相熟,長大后,衛子殷當上了皇帝,就把她封為妃。
宮里常說,這個柔嬪,雖然地位不如貴妃和貴妃,但在陛下心中,柔嬪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盡管衛子殷的心思不好揣測,但禾苗想來,衛子殷是個重情義的人,想來想去也不錯。
柔嬪來到庭中,向衛子殷躬身行禮。
溫柔地說“臣妾見過陛下,陛下真是太幸運了!”
柔貴妃的聲音很好聽,帶著一絲英氣和活力,但聲音并不顯得粗狂,只是聽著讓人心曠神怡。
不過和她瘦弱的身軀還是很不一樣。
衛子殷在她面前也是從來不擺任何花樣的,見她進來,就笑著非常真誠地叫了一聲她的小字“蘇蘇,你正好來了,朕剛才還拿到一方美玉,看著很順眼,就叫人給你留著吧。”
“你且過來看看,做什么最好?“
衛子殷見柔嬪心滿意足,就抬手把蘇公公叫了過來,又見他端著寶玉走了上來。
“臣妾瞧,陛下是怎么得到這么快樂的?但比陛下以前日日念叨的那塊血陽暖玉手鐲?”
禾苗聽了,便知道她們是從小熟悉的,她們說起過去的事情,只有彼此才能理解,此刻只有她們兩個,陛下也感到很欣慰。
禾苗這么想著,卻也不聽,只是轉過身來,又走回自己的房間。
讓荊托那一方美玉拿給柔嬪看,柔嬪看了便輕聲一笑。
這塊藍底飄花的翡翠,真是一件奇巧的玩意。
衛子殷看著也是喜歡,走進四面八方,進貢了許多好玩的東西,可是衛子殷卻記得柔嬪最喜歡翡翠,就是故意把這塊翡翠留給她,等著她去想這翡翠要怎么處理呢?衛子殷一直都是愛柔嬪,她自小就失去了雙親,和同父異母的弟弟一起長大,自然彼此更是親密無間。
只是柔嬪一貫身體有些嬌弱,他也一直在為她擔心。
看見她總是弱不禁風的樣子,很是心疼。
柔嬪看著那塊石頭確實喜歡,放在手上,便看著那拳頭大小的玉,眼中似乎可以流露出光彩。
望著衛子殷笑得很開心“陛下,這石料已經很好了,不如做一對兒玉鐲吧,要是有余料還可以做一對耳環,再配上一些掛件,就更好了。”
柔嬪看著那塊石頭就笑了,衛子殷看著她那么高興,便覺得這一切都是拖了翡翠的福。
只是看柔嬪更開心了。
衛子殷吩咐說,就是把這件事交給別人去辦。
二人獨坐在房間里小聲交談。
講了一會柔嬪便起身告辭,只是衛子殷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