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這劇本就是以孩子視角展開的,現在劇本的節奏剛剛好,要是注水,故事節奏就對不上了。你要知道這部抗戰片的視角是以四個孩子為劇情線貫穿始終的,最大忌諱就是披著孩子皮不干孩子事,那可就離題了。”
黃飛的這個念頭很危險,李南池可不想自己的第一個劇本以注水口碑而告終。
不過黃飛也只是對二十集的劇情有些心有不甘,實在是短小了一些。但他立志是要靠這部片子咸魚翻身,甩掉撲街網絡大電影導演身份的,所以在提了一嘴之后,見李南池沒有一點動劇本的意思,也就作罷。
至于自己改劇本,開玩笑,有撲街兩部網絡大電影的教訓在前,黃飛可不想第三次交學費。
“叮咚,叮咚!嗡~嗡~!”
手機開機聯網之后,震動和短信提示聲不斷。
高良姜打來了三個電話,電話沒打通又發來了微信,上面附著最新的“經典留聲”和企鵝音樂兩個平臺童年的播放量截圖。
姜苗苗也發來了兩條消息
“大佬你竟然發圍脖了 ̄口 ̄”
“真沒想到童年上線這么快(^^)”
黃飛吸了一口煙,“嘖嘖,你來之前究竟看了什么?這手機像是要炸鍋一樣。”
“沒干啥,就是發了一首歌。”
正美滋滋的將煙卷兒在空中吐出一個旋轉煙圈的黃飛一個氣息沒控制住,然后一陣咳嗽,鼻子嘴里都往外冒氣。
李南池扭頭遠離,“要咳跑遠點,我不聞煙味,以后還要一展歌喉的。”
黃飛把煙頭掐滅,“那些花兒才出來多長時間,你這又有新歌出來了?”
“這算啥,還有人能在蹲坑的功夫就能寫一首歌出來。”
“誰有這本事?這么牛逼我咋沒聽說過?”
“哈哈!”李南池拍了拍黃飛的肩膀,然后掃碼跨上了小藍車,留下了一臉茫然的黃飛。
從槍戰城離開,車才騎了一半,母親大人電話就打了過來。
“你在外面嗎?這么吵。”
“呃,我出來晃悠著。”
“不許晚上去那些亂七八糟的地方,知道么?那個網上傳開來的童年,是你寫的?”
“唔。”
“嘖嘖,看來你要去讀藝校真沒錯了,媽媽明天叫讓人到外面買一堆唱片回來送人!”
“別呀,老媽,我那個只是數字音頻,根本沒有音碟發行的。”
“那算什么事,讓你爸爸去錄個百八十張,我兒子會寫歌了,而且個個都是耳熟能詳,我驕傲,我自豪。老頭子,你說是不?”
“是是是。”李南池聽不清老爸電話里說的什么,就聽到了三個無奈的“是”。
無論如何,炫耀自己的兒子,是每個母親的共性。
晚上,互聯網最為活躍的時間段,華音地帶,這個國內最有名氣的音樂論壇。
原本這是一個讓大神裝杯、百萬渴望一曲成名的撲街萌新求教的地方,有些憤世嫉俗的樂評人也會游曳在其中,發一些銳利的樂評。
幾乎所有搞音樂的都知道這個音樂論壇。小神、大神能享受著指導撲街的快感,撲街則在水帖中漲經驗,或者發一首自己的新歌讓別人批評指正。
有這里的id號的人,幾乎都是有志于音樂的圈內人,他們的意見往往不像外面聽眾憑著感覺說好壞,更能在集思廣益中挑出關節點。有時,還能炸出一兩個大神。
平日里,華音地帶里也會聊些圈內八卦水帖。但是這幾天,論壇里所有的討論點都在圍繞著一個人李南池!
那些花兒是如此的成功,很多人不斷研究這首歌的詞曲,專業帖子討論了無數,就看能不能從中汲取到一絲半點套路出來。
無他,《那些花兒》整首歌的意境逼格太高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