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在冉莊有條不紊的拍攝著。
自從七月十號的連續四天大雨,老天爺賞臉了十天的好天氣后,又開始稀里嘩啦的連下三天,下雨天李南池只能組織大家伙在房間里排練角色。
這一陣雨停下后,劇組再次開動。
一天拍攝完成后,劇組疲憊收工之際。
姜苗苗拿著手機走了過來,“實驗廠余廠長的電話。”
李南池接過手機,“余廠長。”
“南池啊,最近劇組忙不?”
“四個字,不可開交。前期后后下了七八天的雨,得把進度趕回來。余廠長您是有事兒?”
“是有個事兒,《地雷戰》不是拍得相當不錯、非常有水準么?”
“是啊,您不會特意打電話過來,再夸贊一次吧。”
“我知道你在拍《地道戰》,所以打電話問問你忙不忙,有沒有時間回來參加一下滬都電影節?《地雷戰》入圍了亞洲新人獎的最佳編劇、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的提名了。”
“蛤?”
劇組封閉,李南池根本沒關注這一茬。
突然這么一提,一想可不是么?七月底了,滬都電影節也來了,旗下今年的金爵獎和新人獎也該有所歸屬了。滬都電影節旗下的“亞洲新人獎”的評選,正是限制在亞洲籍的導演、演員、編劇、攝影人,從業生涯中的前兩部作品。而《地雷戰》,正是李南池從業生涯的第一部電影。
這也不能怪李南池沒太多關注,因為滬都電影節雖然還挺場面,獎項也挺香,但三觀卻是不太合,人家青睞的是愛情和友情這方面的永恒話題,所以李南池關注度不高,他心中暗暗關注的是金秋十月的“五個一”。
這玩意兒要是能逮中,嘖嘖。
而李南池努力要在暑期拍完、爭取在國慶檔上線《地道戰》,也有為了沖一沖這個神奇獎,盡最大可能的降低自己剛過二十的年齡問題考量,用《地道戰》為自己的份量再增一點砝碼。
心中思緒萬般而過,李南池不打算為了一個提名入圍就離開劇組回去走一遭,于是回復道,“滬都電影節的側重偏好跟我八桿子打不著吧,我一個打仗的去干嘛?”
電話那頭的余廠長說,“話不能這么說,滬都電影節又沒設置主題。雖然愛情和友情片受青睞,可人家劇情片單元里不也有歷史戰爭分類么?這次《地雷戰》就是以歷史戰爭分類提名入圍劇情片單元,這會兒是通知片方,明天就會媒體公布,下周一電影節正式開始,十七號是頒獎晚會。這是我們國內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你上去走一遭份量還是很重的。”
李南池摸了摸光潔的下巴說,“余廠長,我在劇組消息閉塞,您老消息靈通,《地雷戰》過去是不是陪跑?要是陪跑我就不去了,浪費時間。”
“你這孩子,話說的太功利,即便不能獲獎,年輕人去交一交朋友也好,人家的紅毯也是有門檻的。還有,你要問我八月下旬的京城國際電影節有什么風聲,我還能給你問兩句,不過想你肯定也不會來了。滬都那邊畢竟隔了一條京滬高鐵線,再說《地雷戰》京影廠有參與,哪有去問自己能不能得獎的?”
李南池估摸著眼下劇本的進度,這七月就要沒了,《地道戰》才完成了五分之二的量,于是說
“我現在這一攤子事兒忙得很,必須在開學前拍完。這種事要是從頭交流到尾,十天半個月就沒了,要是獲獎了,我到時候再走一遭也不遲。”
余廠長一想,拋下劇組去參加電影節的大小論壇確實也不是一回事兒,“行,我這邊就幫你先看看。”
掛掉電話,站在旁邊聽得分明的姜苗苗輕悄悄問,“李大導演,有沒有信心拿一座新人獎回來?入行的第一個獎要是這個,那也很不錯的。”
李南池查了查這個獎近三年的獲獎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