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看了一眼跟著自己數年之久的助理說道“不管收錢報道是不是真的,這只是一種策略,先將水潑上去。只要這些記者動了手,那就是變相承認。哪怕就是指鹿為馬,現在鹿也已經變成了馬。”
侯永的心里不無感概,自己開始的擔憂多余了,這個年輕導演思慮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成熟。不僅化解了劇組日常拍攝麻煩,而且掌握了輿論主動權,這種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手段,放在一個年輕人身上,這種突兀感讓侯永很是感嘆。
滬都李家別墅。
秘書陳叔向李弘遠報告李南池的動向“董事長,南池的這個法子很妙,不用在輿論上跟人家打擂臺,而是挑選了采訪記者這一個點,破掉這些記者的采訪金身,這個以點破面的法子用得很巧。”
“哈哈,以最小的成本破最大的局,這次事件他處理的確實不錯,能跳出別人劃定的游戲規則,嗯!”李弘遠臉上很是高興。
此時此刻,網上的輿情方向已然變換,關注的重點已經不是“三毛劇組龍套”這樣的相關話題,而是變成了“采訪記者職業操守”的問題。
這波由龍套引發的風波對于三毛劇組而言,只是成長階段的一個小插曲,干擾不了劇組車輪的向前。
翌日早上。
兩輛大卡車停在1號攝影棚前。
大件兒上車,裝備齊整之后,浩浩蕩蕩駛往崇明島。
從繁華駛進郊區,再通過跨江大橋來到迎面就是出海口的濕地公園。
這是李南池在年前就定下來的野外取景地之一,在這里將基本完成電影的野外戲拍攝。
汽車在移動青磚建筑前停下,這是劇組用仿民國青磚新建的一個建筑,青磚作墻、碎石作基,四周種著銀杏樹。整體式樣就像是普通校場,用于三毛進入軍營后的軍訓戲拍攝,同時也會用作劇組野外駐地。
青磚大房的墻上,張貼著具有時代特色的大字報、畫報;內部刷著白墻,白墻上面刷著團訓我民族受強邦之侵略,危在目前,凡我團官士兵夫等團訓旁邊還有團長之大名,字體顯目敞亮。
木質門窗,頂上則是吊著綠殼燈,里面清一色的軍營特色大通鋪,大通鋪前面擱著一排木架,嶄新的中正式步槍豎直排放著。
李南池從車上下來,對著集合的劇組人員說道“大家熟悉一下現場環境,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將在這里度過。遠離城市鬧區,每個人盡量克服。”
一個個拍攝器材從車上裝卸下來,演員和龍套則是拎著東西進入自己的房間。
不作取景之用的房間熱水、空調都有,除了空間縮小了一點外,野外拍攝有這條件已經很不錯。
“集合,群演在墻角下集合!”
一番收拾整頓后,攝影組重新架設起機位,準備軍訓戲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