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毛劇組全體演員和創組團隊的努力下,此刻我們很高興的宣布電影《三毛從軍記》定檔六一!我們如約而至了。”
在這一條文字下,是《三毛從軍記》電影上映前的第一張正式海報。
海報之上
蔣越飾演的三毛,小個子大軍裝,手上斜拿著一桿堪比自己身高的中正式步槍,身體朝著人群扭頭看著身側,一個人的身姿占滿整張海報,整體的色調呈現出白黃色。
除了圖片本身,還有主要演員、導演等信息。
這條動態圍脖發出來后,很快評論數已經超過了“1000+”。
“熱烈歡迎定檔。”
“錯過了五一,雖遲但到。”
“紅星廠真是一個充滿創作力的地方,從拍攝、殺青、后期到現在定檔,幾乎是看著官脖通報著不斷的進展,這種不斷成型、完善直到上映的成長,就看在眼里。”
“沒說的,作為三毛漫畫實體書每個版本都買了一套的鐵粉,六一走一波。”
“誰曾經還不是個寶寶呢,誰說六一檔兒童是主角?我們也是的!”
“”
李南池看了一會兒下面的評論,多數都是三毛漫畫以及動畫積累起來的老粉,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李南池對影片的質量有足夠的信心,而三毛這個形象經過漫畫和動畫的合力,早已經是一個國民級的形象,這股知名度凝聚著大量的受眾基礎。
現在質量加上早已打響的知名度雙雙聯合,在六一檔的時候能創造出怎樣的戰果,對于這一點上,李南池的心中飽含著期待。
要知道,《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里,各種明喻暗喻的諷刺手法是一環套著一環,李南池自信每一幕場景下來,都能帶動影迷的討論。臺詞上的經典就更不用說了,不僅僅是諸多角色里的臺詞各有精彩,旁白里更是有大量的經典。
對于這正式播映后會造成何種效果,即便是作為摘取這顆明珠的李南池,都很期待的想著。
劇組的宣發團隊也進入了異常的忙碌期,團隊分作了三批,一批由李南池帶領在京城劇宣,一批去了華東并繼續南下,最后一批一路往西直到抵達長安。蔣越、侯永、伊妮等演員,亦是兵分三路,隨著三路宣發隊伍一路前行。
三路齊發的宣發攻勢下,在這五月底,吹響了三毛電影向全國進軍的號角。
三毛官脖之上,每天更新著上映前的倒計時天數。
倒計時的每天里,官脖每天都會發出一些電影相關的消息。
熱熱鬧啊中,總體來說,《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的宣發路子和一般電影還不太一樣。
因為電影制作之前,已經通過漫畫以及動畫凝聚了大量的粉絲,宣發組在一開始啟動宣傳的時候,就將重心放在激起粉絲群體的路子上。所以陪伴著宣發組一同開啟的,是三毛漫畫的新版上市以及三毛動畫的最終季上映消息
宣傳組通過這些方式,不斷回籠著龐大的粉絲群體。
“老板,這是戰研組做的六一檔電影競爭力研究,這是研究報告。”
結束完一場宣發會,回到車上的李南池喝了兩口茶水,陳婷遞上來了一份戰研報告。
李南池接過手,報告上還殘留著打印機的溫度,這車上就有打印機,傳真過來就能隨時打印出來。
掀開報告,報告首頁就是六月上映電影的競爭力排名。
為了預估電影的競爭力,公司的戰研組做了一個評分模型,簡單而言就是基于大數據爬取各大影評打分網站上的上映電影的影迷評價,然后用ython進行情感評分。
整個評價模型做出來的時候,就像一個錯綜復雜的蜘蛛網,軟件上的事情,李南池并不懂,但他知道要客觀。
所以為了客觀,紅星廠自己出品的《三毛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