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南池把自己的社交賬號靜默了,但并不影響發出動態再次引發的喧囂。
開車前李南池發出的這條“不要吵啦”的圍脖,就這么赤裸裸橫陳在社交賬號上。
很口語化,不存在任何理解上的障礙。
“又夭壽了,池大竟然在一天之內,更新了兩條圍脖,好勤快。”
“噗哈哈哈,池大好幽默,原諒我正在喝奶茶的時候恰好看到這條池大圍脖,結果噴奶數米、一片狼藉。”
“這就是我喜歡池大的原因,霸氣!就問還有誰面臨諸多麻煩的聲音壓來,敢這么近乎目中無人回復的?”
“嘶!這語氣,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一種琛哥的氣息?”
“這么一說,我也有同感。”
“對喜劇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的‘喜劇大家’池大,這是在另類的向星爺作品致敬?”
“”
討論聲中,很多粉絲自動的把李南池這段話復制下來,往那些發帖批判的賬號不斷灌水。
一時間,不少趁著這股“反感神劇風”浪潮、通過指責李南池以趁熱度的賬號下,出現這一致的回帖。
看到的人都知道李南池在陰陽怪氣,甚至“懂不懂禮貌啊”這一句話就是在赤裸裸的挑釁和羞辱!
眼下的情況是在批判影視創作中“泛娛樂化”傾向。
結果,李南池就以一句“不要吵啦”予以回應。
這什么意思嘛?
以為這是小孩子吵架嘛?
不是,這可是圈內殺人不見血的名聲斗爭!
尤其是借著批判“抗戰題材泛娛樂化”名頭、不斷發帖塑造己身的那些人,看到李南池在動態上近乎嘲諷的回復后,心中的火氣是不斷被撩撥了出來。感覺自己好像在對方的眼中,就是一個挑梁小丑一樣。
自己在噼里啪啦的寫文章。
而李南池這個年輕人又在做什么呢?
玩樂隊!
還有心情玩樂隊!
這不是在無視自己這些人么?
意識到這一點后,更讓他們心中尤其的不爽。
“恃才不可以傲物,謙虛才能長久。在此,我奉勸某些人,年輕不要輕狂”
“文化藝術界浩浩蕩蕩,幾十年的發展誕生了太多有才華的人,但無一例外的是,那些蹦跳過、口出狂言過的人,都淹沒在浩蕩的人海里,產生的浪潮也不過就是一時”
一篇篇就差指名道姓的帖子開始涌現,紛紛看不慣李南池的目中無人,甚至于想要用一些手段來壓一壓,他們不喜歡這么囂張桀驁的人。可是捋了一通之后就發現,紅星廠的成長并沒有捆綁圈內的助力,一步步成長到現在,就沒有借力過。于是感慨,面對這種“自建生產線”的公司,最是頭疼,想要打壓都缺少掣肘。
與此同時。
批判“抗戰泛娛樂化”的風聲愈吹愈大,紅星廠的“風控輿論組”還特意找到正在排練的李南池,建議來一則類似“紅星廠一直秉持認真、負責態度創作”的聲明。
可是,李南池搖了頭并且讓他們在首唱會之前都不用來找自己,他一點都不慌。
另一個時空,抗戰題材都從神劇上升到玄幻系列了,都沒見神獸重拳出擊,依舊照播不誤。
更不談,此刻被封為“神劇鼻組”的《嘎子》、《舉手》,雖然歡樂了些,但也并沒有八月神劇大潮中這些片子的粗暴直白。
因此,李南池很有底氣,他可以肯定神獸不會來干預神劇之風,紅星廠的這兩部片子被封印的可能性為零。
只是,這種判斷自己無法解釋,只讓紅星廠不需要在上面耗費太多心力去研判。
而分擔著“神劇鼻組”名頭的另一個人黃飛,看到李南池老神在在的繼續玩樂隊,亦是對于網上的那些個聲音不予理會,并且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