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三毛》的導演李南池。”
開會之前,照例相互介紹,全是國內大佬級電影人,交集往來中,標簽一串的李南池在大佬中收獲眼光無數(shù)。
八點半,一排排茶杯端上,各自落座,國師對面就是鋼炮。
九點,會議正式開始,會議主持人簡單開場后,拋出一個由頭作為討論的引子
“過去的一年,我們票房過億的片子一共有86部,國內自產(chǎn)的有45部,國外引進的有41部。咱們電影人,平均八天可以為國內觀眾奉獻上一部很叫座的影片出來,成績看上去是可喜的。但是比去年少了四部,差一部就超過單手之數(shù)了,什么原因呢?”
“就我所知的,今年咱們有三部投資就過億的大制作片子沒播得出來。就是因為主演的突然爆倉而不得不臨時撤檔,所以我們在座的,首先要嚴把選人關。現(xiàn)在屢屢出現(xiàn)演員成為電影定時炸藥這種問題,解決之道還是要從選人源頭做起,我建議圈內應該建立一個類似演員污點記錄系統(tǒng)的平臺”
“演員選擇失誤還是可以更正的,還是可以找新演員過來替代的。過去一年里過億影片數(shù)量下滑,歸根究底還是優(yōu)質ip的不足。”
“要鼓勵創(chuàng)作,現(xiàn)在重要的,題材扶持不應將力道都放在單個領域,大制作消費的資金、人力物力更大,也要有一些政策扶持,才能讓有想法的導演不至于因為制作的規(guī)模成本導致望而卻步。”
“我們的審核也應該調一調,現(xiàn)在一些流行的元素,我們放到片子里面去,又要因為審核關卡而不得不咔嚓掉,觀眾越來越年輕,有得年輕元素,還是可以加進入的,標準不應該固定不變。”
“”
人這么多,上午場的會也就三個小時,每個人站起來的發(fā)言時間其實也是有限的,大家心里都基本有個時間點。
李南池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會,沒有經(jīng)驗,坐在底下聽了一會兒,現(xiàn)在明白張國師會前所言的“暢所欲言”是什么意思了。
沒人專門點名發(fā)言,有想到什么的,就聯(lián)系自己制作過程中碰到的障礙給說出來。
很像吐槽大會,東西兩邊全是上頭的耳朵,既是指發(fā)展中的問題、也是光明正大倒苦水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