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制作,還是大制作,剛才很多老師都提到了大制作這個問題,這些年我演了不少片子,自己也拍了一點。從這些年的經歷來看,我想要說一句的是,我們電影人應該警惕這種大制作病!
咱們電影人做電影,還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別一上來劇本都沒成型呢,就一揮手說啊,我要拍個投資多少個億的片子。好家伙,這聽起來場面,可是步子一下跨太大,咔一下容易扯到蛋。”
哈哈哈!
坐在第一排的葛大爺,最后一句引起會場一片歡樂。
坐在第二排的李南池撓撓頭,葛大爺說的這句話,總感覺在哪兒聽過?
東西兩個角落里,兩排的會議記錄員嘴角不自在的抽了抽。
于他們而言,會議記錄也是一門學問,如何把會場一些大佬的“通俗話”給“信達雅”的記錄在會議稿上,這對他們的中文水平,都是一個考驗。
“老葛話糙理不糙,有政策扶持固然好,但是呢,高票房和大制作,絕對是不能畫等號的,拍片子要注意不要講排場,不是說沒個五六個億的投資,都對不起自己的身價。今年,我們國內電影市場,接地氣的作品叫座又叫好,這會是一個趨勢。咱們電影人要放下一點身份束縛,不是說前一部片子投資是億級,下一部決不能拍低于上部投資的。”
前排的某炮嗓門一扯,“對頭,現在不少電影立項,好家伙,一開口就說要十個億,十個億有那么好拍嗎?按照咱們一貫的盈利原則,十個億的投資,沒有三十億的票房,可能回本嗎?所以我就從來不給自己找這種罪受。”
聽聞這言,坐在某炮對面的國師,頓時有些臉黑。
旁邊的人見狀? 出于會場和諧氛圍而岔開話題說
“這接地氣的作品? 貼近生活固然好,可是我們電影人中有專長情懷的? 所以我倒覺得沒必要按照市場的節奏打亂自己本來的步調。咱們很多電影人? 走到現在還堅持在監視器后面的,都不容易? 大家伙的風格也由此確定下來。
如果貿然因為市場的短時期流行某類風格就去轉型,這實在是抹殺自己的電影事業生命。電影的世界? 本就該是博大胸懷的? 既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都能在觀眾世界里找到受眾。不能因為說,短時間內哪個風格流行? 觀眾愛看? 那我們就一股腦的都去做”
說到這投資、票房、創作風向的相關問題,大家顯然都非常有感觸。
坐在人群中,李南池不爭不搶,屁股挨著椅子十分緊貼,就帶著耳朵聽。
但年齡擱在這兒? 作為與會眾人里年紀最小的一個,肯定是要發言的? 這樣才具有與會的代表性嘛。
于是。
“南池,說兩句?”
會議主持人點名了。
李南池就站了起來? 其他老師發言都是坐著直接發話,自己年齡擺在這而? 要是也老成在在的坐著說話? 顯得有些不尊敬。
看著自己在會議本上記錄的一眾老師所討論的“演員、資金、題材、扶持”這些詞? 然后抬頭說道“感謝會議主持人的點名發言,呃,那其實我還沒有想好要說什么。”
底下響起善意的笑。
看著站起來的李南池,在座的不少人心思有些唏噓,他們也都是有孩子的,自家孩子里頭的老大也不過與其一般年紀,尤其是人頭中的陳導,更是感觸,因為自家那小子跟人家還是一個班上的同學。
李南池接著說道,“因為剛才老師們所遇到的選人、資金、題材ip、扶持等等這些問題,目前這些問題我都沒遇到過。”
嘎——!
善意的笑猛然停止,心臟頓時有些抽抽的。
坐在李南池前排的郭領導頭微微轉過來,斜眼瞧著李南池,仿佛在說你小子又要開始了,好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