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的事情告一段落。
按照農村的習慣,為了過年,會做很多饃饃,比如點心、油餅、粇子……農人的年雖然沒有城里人那樣豐盛,但花樣卻很多。
這天是子豪家做饃饃的日子,楊紫霞在前一個晚上早已準備好了面,只差眾人來幫忙。
一大早,子豪剛起床,就有三個阿姨來幫忙。來人幫忙,在東家吃早餐是常理。子豪還是給他們準備茶水,給他們端饃饃,伺候她們吃早餐。
他們吃飽以后,都開始趕往廚房幫忙,他們準備先做油餅。
楊紫霞從側房端出一大盆準備好的面,一人把他們切成小段,然后弄成一個個小團團。
在旁邊的大鍋里,放著半鍋清油,一人在鍋底下燒火,使慢慢變熱,接著噴熱氣,最后沸騰。
油沸騰了,眾人將剛才的那些面團團,從里面弄一個洞,然后丟進鍋中。幾分鐘后,將他們撈出來,剛才的面團團,已經變成了圓圓的油餅。如此復始,半小時后,一大盆油餅已經做好。
油餅做好以后,接下來做的是一種小點心。它由兩種面組成,一種是普通的面,另一種是里面加了糖的面,加了糖的面會變成黑色。
兩張黑面,兩張普通面,將它們疊成四層,然后,切成三厘米寬細的條條,接著,從中間用切刀壓一下,最后,把他們再切成指頭寬窄的小塊放入油鍋中。同樣,幾分鐘后,會變成香香甜甜的小點心。如此進行,同樣有一盆小點心做成。
接下來,他們又做完了另一種小點心。
……
過了幾天,合作的幾家鄰居家的肥豬都殺了,過年吃的饃饃也做完了。這兩件事忙完以后,緊接而來的便是小年。
農人的小年有一個習俗,就是招待灶王爺。在那一天,人們一天會忙的不可開交,他們會將所有的屋子徹底打掃一遍,寓意是掃去一年的所有霉運。
忙完一天后,也就是小年的晚上,人們會干最具代表的事。
農人會用白面做一些沒有油的饃饃,供奉給灶王。這樣做的寓意是,熱情款待灶王爺,讓老神仙吃好,糊住他們的醉。
老人說過,在小年這一天,灶王爺會上天朝見玉皇大帝,會把自己所在的一家人前一年所做的所有善事惡事稟報給他。人們這樣做,是想讓灶王爺只說好事,別說惡事。
從夜幕降臨就給灶王供奉上,到了快接近次日凌晨的時候,農人會拿著供香,以及那些白面饃饃送灶王上天,讓他向玉皇大帝稟報自己做過的好事,以求來年萬事如意。
小年過后,時間過的很快。距離除夕主要只有一天了,也就是臘月二十九,農人又是忙碌的一天,人們會在這一天洗很多衣服,因為按照農人習俗在未來七天是不能洗衣服的,直到大年初五才可以,俗稱“洗五窮”。
二十九過后,大年三十便踏著喜悅的腳步來了。在大年三十,會是更忙碌的一天。
大年三十,徐天明一家很早就起床了。楊紫霞帶著徐子萍弄年夜飯,洗菜啊,和面啊。徐天明帶著子豪貼對子,貼面話。到了中午,農家小院便充滿了節日的氣息,亮亮堂堂。
中午以后,楊紫霞已經把餃子餡和餃子皮都準備好了,只等著別人家的一聲新年鞭炮。
下午兩點,新年的第一聲鞭炮已經響起,標志著新年的正式到來。
楊紫霞端著餃子餡和餃子皮走進堂屋,和周芳齡一起包起了餃子。
徐子萍跑到桌子旁“奶奶,奶奶,我也要包餃子!”
周芳齡一笑“子萍啊,你還是別包了吧。你不會包,會把面糟蹋的!”
這時的子豪在看電視,他聽到子萍這么說,開玩笑道“你還包餃子啊,別讓餃子把你包了就不錯了!”
“嗚嗚嗚……”子萍假裝哭了起來“奶奶,哥哥他罵我,我偏要包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