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號”伸出長槳后,左側槳猛劃,船往北轉彎,看著好像要避開來船一樣,對面的船只一看要跑,立馬也把長槳伸出來,開始追過來。
對面這艘船比思鄉號略大一點,就掛了一幅中式硬帆,帆裝比思鄉號要差一些,而且他們也是滿載,但他們多兩只槳,逆風行駛下,還是有點優勢,所以,一看他們追過來,基本上應征了他們想打劫了。
這時代的海商就是這樣,打得過就搶一把,打不過就做生意。在海上都是好勇斗狠之輩。所以,王啟山也就放下幻想了,打算搶先進攻。
思鄉號搶先進攻是有道理的,滅雷炮在400米上測試可是能打進10米內大圈的。而且,火銃的木托蝌蚪彈遠射也有殺傷力,但脫穿的數量少,只有區區五枚,所以,必須讓這五枚發揮重大作用。
王啟山制定了先用放風箏的辦法讓滅雷炮解決敵船的船艏炮,讓后轉身靠近敵船,讓火銃壓制,然后用滅火炮洗甲板的戰斗方案,這個要求滅雷炮的準度了,必須5炮解決敵船火炮,否則就不能戰了,有傷亡的話損失不起,只能拋下貨物跑了。
接著在高橋的幫助下,把滅雷炮搬上了艉樓頂部,在此有一個炮位,滅級炮有這么一個優勢,就是輕,移動方便。
王啟山把滅雷炮放進炮位,調整著角度,等敵船慢慢追上來。
敵船進入500米內,敵船艏炮發炮了,炮彈飛了200多米就掉下去了,從炮口看,彈丸也就雞蛋大,王啟山不為所動,命令槳手放慢速度,積蓄體力,然后全神貫注的看著敵船。
敵船進入二百米了,敵船又打了一炮,這次炮可能由于風向原因,掉在船舷右側,激起一股水花。
王啟山命令槳手加速,和敵船拉開距離,有看了一眼風旗,做了一個微調,拿火繩點燃一炮。
“轟”的一聲,炮彈越過敵船艏炮,打中甲板一個木箱子,濺起的木屑擊傷了幾個正在裝填的敵船員,把敵炮手嚇了一大跳,裝填工作進行不下去了,在桅桿下指揮的敵首腦的胳膊上也中了一木屑,受了輕傷。
炮彈出膛后,王啟山看也不看,馬上用木墩布擦炮膛,裝藥包,裝彈,插信管一氣呵成,“彈著點在炮11點方向,距目標兩米。”紀文軍客串起觀察手,王啟山看了看敵船,又看看風旗,微調一下炮身,又點一炮。
“轟”聲又起,只見炮彈出膛后,三片木托被風吹掉進大海,一根鐵棍帶著微微的弧線,閃電般的擊中敵炮旁邊裝鐵彈的箱子,“叮嚓”的金屬撞擊聲令人牙酸,敵炮手被擊出船外,眼看不活了,上一彈受傷的幾個水手又遭一記,死傷慘重。
見狀,王啟山命令控帆的吳克連和槳手馬上左轉向掉頭,準備反擊。敵船上亂作一團,敵船長忍痛命令船右轉向好拐彎跑路,由于上下慌亂,不少水手還往船艙里跑,操帆手和槳手也互相矛盾,最后船竟然左轉向了。
王啟山一看機會難得,把還在艉樓上的滅雷炮裝上一發霰彈,現在霰彈的木盒里裝的全是跟小指差不多的小鐵棍,捆扎在一起,發射出去就像一片鐵箭一樣,太是歹毒。這時,思鄉號的船頭往南,而敵船正好左轉沖思鄉號撞來,思鄉號稍稍右轉,一個漂亮的甩尾,艉樓上的滅雷炮在50米距離上對準敵船艏,王啟山的火繩點著了…
這一炮可是真正的洗甲板啊,整個為之一空,甲板上就沒有站著的人了。
躺著的是被打死的,沒被打死的都抱頭趴在甲板上投降乞命,思鄉號慢慢悠悠的靠過去,六名火銃手在船舷邊舉著銃,剩下幾人拿著木矛等武器攀敵船舷上去。敵船的船舷比思鄉號高差不多一米,爬上去到不費勁,由于剛才最后那一炮太慘烈,船上的狀況讓第一次經過這個場面的社團人員無法忍受,翻腸倒肚的吐了起來,船上到處是碎肢殘肉,不成人形的人體橫七豎八。
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