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口子流水了,眾人合力之下,把裝滿石塊的一個個竹籠一口氣投入到流水的口上,把水流徹底堵住后,水慢慢的漫上來,最后流入引水渠里面,引水渠的水順暢的向不遠處的工坊區流去,會帶動不止一個水輪給工坊動力。農場已經從廣東那邊請來了制糖的師傅,目前正在安裝榨糖的設備,準備用水力驅動。
“對了,碾米廠的設備到位了沒有?”劉星林問負責工坊區的社員李長保,他是遼陽人,在家時上過私塾,是總部第一批移民,在總部也接受過掃盲教育。去年舉家過來負責這邊的工坊區。
“已經做好了,等著安裝呢,馬上就可以自己加工大米了。”李長保回話“是不是也上一個磨坊,這邊北方人多,將來可能會磨面。”
“這里雨水多,種麥產量低,現階段人們就先吃米吧”,劉星林說“不過可以先留出安裝的地方,等以后大伙富裕了,想吃面的人會越來越多,可能是個好生意。”
劉星林參加完水壩截流儀式后在淡江農場郭建春場長查看第一批收獲的土豆,這個地方是真不錯,土豆一年能收好幾茬。這第一茬就出來了,可以給淡江鎮的糧食一些微薄的補充。
“這個番薯仔比我們福建種的大個,產量也高一些。”郭建春夸獎。
“但這種子必須用總部那邊的,如果留種,會越來越小的。”劉星林強調。“這地方哪兒都好,就是雨水也太多了,一個月都見不到晴天,番薯仔容易得病。”
“咱們自己辦的養鴨場有多少鴨子了?”劉星林想起一個事來,讓郭建春領著去了養鴨場。
“有700多只,鴨子長勢不錯,天天在小河,排水渠自己找小魚小蝦吃,咱們就給補點糠什么的就行了。”郭建春介紹。
“這鴨子都是寶啊,尤其是將來這個鴨毛,社團指定要收購的,對了,上次讓你們安排去大陸收鴨毛的事怎么樣了?”劉星林問
“太零散了,收不上來啊,”
“慢慢來,先跟老百姓說,這個鴨毛、鵝毛都能換錢,還有市集里面賣鴨子的都要告訴”
“官人,官人,小姐到了,”遠處走來一個小姑娘,對著劉星林大喊。然后,劉星林沖李廣林施禮道“抱歉,有人來訪,告辭了。”
農場的西面緊挨著一個渡口,渡口停著一艘江南常見的烏篷船,不用問,有客來訪來的就是顏思雨,這小丫頭來得太勤了,基本是十天里有八天在這里。據劉星林猜測,她是真喜歡上這個地方了。
這里的環境優美、干凈,而且沒有那些人言可畏的煩惱,不用去應付勾心斗角的手段,就是一個輕松。
劉星林學著古人,對著烏篷船一揖禮,只聽里面蜜蜜的一聲,“哥哥,你進來呀!”
顏思雨坐在船里,船上的小桌放著一盤蜜桔,劉星林也不客氣,進去微微一笑就坐在桌旁,接過顏思雨遞過來的桔瓣,就吃了一瓣。“思雨,這蜜桔真甜啊”順便夸了一句。
“哥哥,社團的肥皂計劃給我多少貨,能不能追加一點。”顏思雨對做生意是真愛好。“這個肥皂是真便宜,賣七文錢我們還能有對半的利潤,現在不夠賣呀。”
“在本部,產量不是問題,問題是運輸,現在社團的運力太緊張了,對了,你有沒有辦法再多賣幾艘船給社團,不過我估計社團最近財政緊張,購船的款可能要賒欠一段時間了,另外,你哥哥在九州能不能弄一個外島,李國助那個地方太小了,裝不了太多移民”,劉星林也是,情歸情,生意一點也不含糊。
“我跟大哥說說吧,應該可以;錢沒事,就拿肥皂頂吧,頂幾年都行,只要把量供足了,對了,還有那個平板玻璃,我已經在一些有錢人家打開了,不過麻煩點,還得準備木匠師傅改窗戶。”顏思雨又想到一個事,“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生意,利潤很高。如果能做出更大塊的就更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