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遙遠的遼海,靳云來給王啟山介紹了一個人,說他是朝廷順天府尹沈大人的親屬,在遼東當守備,這次租用他們的船去高麗義州,聽說了社團的事情,對社團很感興趣,王啟山就約定今天見面。
“在下毛文龍,未請教兄臺高名?”一名穿著明朝將軍服飾的大漢沖王啟山行禮。
“哎呀,原來是毛將軍啊,失敬失敬,鄙人乃團結(jié)商社的王啟山,今日見到將軍,真是三生有幸啊。”王啟山暗暗心驚,見到明末鼎鼎大名的人物了。
“久聞貴社躬耕于海外,萬里歸宗,活遼民無數(shù)啊,鼎鼎大名已傳遍遼東了”毛文龍說道。
啥時候社團這么有名了?王啟山暗暗吐槽,同時說道“哪里哪里,我社在海外艱難求活,遼民有難,我等也只是給遼民一個自救的機會,我們畢竟是生意人,做的是長久的生意,將軍謬贊了。”接下來就把渡遼民海外墾荒,社團收取費用之事一一說明。
毛文龍本是浙江人,那邊商事繁盛,在家鄉(xiāng)時對此也是耳濡目染,故而一聽就明白,對王啟山如此坦誠也是大有好感。
“王兄弟光明磊落,直讓文龍心折啊!”毛文龍嘆道。
“我觀貴社社首并不在中土,而王兄弟也不是社首之親屬,為何大家都如此對社事不遺余力呢?”毛文龍到底還是封建社會的人,對維系人心這一套還是老辦法。
“社團其實是商業(yè)機構(gòu),我們都有期權(quán),社首期權(quán)最多而已,而社團盈利是要給社員分紅的,不過平時每出海一次,則此次的盈利我等船員也可以分得一二,以慰海上辛勞之苦,所以大家都非常踴躍。”王啟山斟酌用詞。
“而且社團成立了基金會,社團商鋪每月給旗下社員付基金會一部分款項給社員買保險,社員也要付出少量收入,社團還要補貼一大部分,在將來社員年老力衰時按月領(lǐng)取養(yǎng)老金,一直到去世為止,為這養(yǎng)老金,我們也不能亂來呀。”王啟山這是要忽悠毛文龍買基金會的社保哈
毛文龍聽完大贊“貴社維系上下,不以人情宗法,而是利益均沾,甚至想到買養(yǎng)老金這一妙法,真是洞悉人心啊。”
接下來二人談起了正事“本將欲在敵后作戰(zhàn),但錢糧兵甲俱缺,正因此煩惱”,毛文龍試探。
“我社倒是有一筆算計,勞務(wù)輸出一人可得銀元兩元,不知將軍以為可否?”王啟山提出一個方案。
雙方協(xié)議良久,最后談妥,團結(jié)社團預(yù)支20000銀元給毛文龍,而毛文龍在接下來一年內(nèi)向社團勞務(wù)輸出5000人,而這兩萬銀元全部用物資支付,包括糧食,肉食,還有50桿大員版火銃及相應(yīng)子藥,50張弓及相應(yīng)的箭支。而雙方的見面地點約定在金州。
“本將母舅在朝廷為官,本將沾母舅的光,在京都有些生意門路,還有在江南也有一些故舊,貴社如果感興趣可以運作一二。”毛文龍又提議。
王啟山又積極的討論那些貨物可以運作。最后發(fā)現(xiàn),毛文龍的棉花布匹進貨渠道頗有門路,能為社團省下不少錢,而且還有毛皮人參在江南的銷售渠道,所以現(xiàn)場向毛文龍母舅沈光祚在大沽的商鋪采購一批棉花,但毛皮生意因為以前一直是李國助代理,所以,分出去多少份額還得商量。
不過現(xiàn)階段毛文龍對出售棉花布匹感興趣多,至于毛皮,他在遼東還是有些門路的。
交割完物資,毛文龍的隊伍就租用靳云來的船隊往高麗義州方向而去,揭開其制霸東江的序幕。而王啟山船隊則拿著毛文龍給的名帖前往大沽取貨。
社團的福船采購訂單也讓顏思雨接過去一些,她就從福建購買新福船,然后從福建或大員運貨去日本,往往能勻出一艘兩艘的給社團,她的船都是新船,質(zhì)量要好很多。
淡江鎮(zhèn),劉星林參加了水壩截流儀式。工坊那邊的引水渠已經(jīng)建好,河流上也只剩一個小